脑震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986年记者偶遇残疾老汉,看到一张旧照
TUhjnbcbe - 2022/12/26 21:12:00

年的一天,两个背着相机的男人,来到四川省万县的一个小村庄上。两人边走边停,走到一户村民家门口,敲了敲门。大门打开,走出来一个残疾老汉。他的左脚跛了,一只手也只有四根手指。

记者问道:“我们都是记者,来这里拍照片,能不能讨些水喝?”

老汉将两人请进屋内。两人边进屋,边打量屋内。屋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桌上有个手电筒,几乎家徒四壁。

记者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一张照片,大吃一惊:“这不是彭德怀和贺龙吗?老乡,另一个年轻人是你吗?”老汉笑了笑,是啊,过去三十多年了。

记者更加震惊,能和贺龙和彭德怀一起合照的人,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啊!这名老汉是谁呢?经过了解,记者得知老汉名叫陈仁华,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还是 特等功臣。

那么一名 特等功臣,为何会居住着这样的环境呢?经过记者劝说,老汉向记者道来过往的经历......

陈仁华出生在万县的小村庄,一个贫穷家庭。因此他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少的欢乐,反而增添更沉重的负担。但既然孩子降生了,终究是一件好事。就这样,父母靠着每天在田地辛苦劳作,饱一顿饥一顿,将他拉扯长大。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减轻家里的负担。抗日战争时期,他本想参加八路*,杀敌立功,将日本*子赶出中国。可因为他是家里长子,要担负家庭的重担,父母也放心不下儿子上战场,不同意他去参*。

加上他的年龄,达不到参*标准,于是只能错过这次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获得解放,农民的生活有了希望,家家都有了盼头。

本来他以为,他这一生会一直过着面朝*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没想到一个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

年,正当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美国肆无忌惮侵入我国的领土,打破中国人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面对美国的侵略,*中央下达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组建中国  。

年3月,陈仁华和*继光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解放*。几天后,他进入新兵营训练。训练期间,他刻苦认真,好学上进,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上级赏识。

训练结束后,他来到 第六十七*第师第团,跟着部队踏上前往朝鲜的路程。就在他跟着部队急行*时,突然遭遇敌*,双方展开激战。

陈仁华第一次参战,却丝毫不怕,靠着一支破旧的三八大盖和精湛的枪法与敌*周旋,一举击毙一名敌*,缴获他们的卡宾枪等装备,荣获三等功。那时的新兵第一次参战,便受奖立功属实少见,可见陈仁华有这方面的天赋。

不过他也没有居功自傲,反而沉静下来,在战场上苦练杀敌本领,吸取实战经验。年8月,一场大仗来临,陈仁华身负重任,带着三名新兵战士,向敌*阵地摸去。他凭着英勇不凡的勇气和熟练的身手,与敌*展开近身战,击毙3名敌*,活捉1名俘虏,还缴获一挺机枪。

战斗结束,他荣立二等功,光荣加入共青团。这时他入伍不过一年多,就屡建战功。他想着,如果再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当上将*,那才真的光宗耀祖呢!可是很快一场大仗,改变他的思想。

他才明白, 作战是为了保家卫国,宁愿赴死也要保卫祖国,这是任何荣耀都无法比较的。

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为了攻占高地,*继光所在连队,陆续派出几个爆破小组,都不幸牺牲。眼看战场局势紧张,*继光主动请缨,毅然背着炸药包冲向碉堡。但他刚将炸药包推进碉堡,就被敌*推出来。危急时刻,他用身体堵住碉堡洞口,与敌*同归于尽,炸毁碉堡。

当陈仁华得知*继光的事迹时,内心深受震撼,好像明白很多了。他发誓,一定要为*继光报仇。

年夏,朝鲜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仗能不能打好,关系到美国和南朝鲜是否会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战斗开始前,陈仁华写下一份血书,要求参加突击队,担任第一爆破手。

6月,他所在部队向十字架山发动进攻。十字架山是敌*吹嘘的模范阵地,其中的京畿堡垒,位于汉江北面,海拔将近七百米,由十多个山头组成,每个山头都构筑盖沟,地堡,坑道等,形成以主峰为主的防御体系。为了以防万一,敌*还在此布置下一个团的兵力,阻挡 的进攻。

历经半夜激战,敌*和 都损失惨重。这时能否攻下通向主峰坑道的主要火力点,成为陈仁华部队能否攻下主峰的关键。

一旁的排长静静观看着眼前的局势,苦心思考着突破点?突然他发现一名战士抱着炸药包,正在迅速向敌*坑道火力点靠近。那灵活的身影,迅速的动作,排长一眼就认出他是陈仁华。

此刻陈仁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向*继光学习,就算牺牲也要想办法炸毁敌*坑道火力点,为部队扫清障碍。

怀着这样的信念,他迅速向敌*火力网冲去。这时敌*发现了他,火力凶猛地向他压过来,子弹打在他身上冒出白烟,但他依旧沉着冷静,忽左忽右向前爬行,终于冲到敌*火力点前。他用尽全身力气,爬上火力点前的一处岩壁,迅速将炸药包塞进堡垒射孔,又塞进一枚手榴弹,毫不犹豫拉导火索。

两声巨响,敌*堡垒被炸毁,一团团浓雾冲上天空,热浪扑面而来。陈仁华来不及闪躲,被强烈的热浪掀翻在地。可不过一会儿,浓烟还未散去,他又挣扎着爬起来,躲在一块大石头侧面休息。

随后他决定去炸毁第二个火力点。他依旧匍匐向前,利用炸药包迅速炸毁火力点。稍微休息片刻,他又迅速奔向第三个火力点。只是这一次,他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在爬行途中,左腿不幸被子弹击中。他忍着剧痛,继续匍匐向前爬行,靠近第三个火力点。然而这时他才发现,身上已经没有炸药包了,这可怎么办?

这时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放弃,一条是收集手榴弹,当炸药包继续行动。可是手榴弹的引燃时间要比炸药包短,他的左腿受伤,怎么来得及逃离爆炸呢?

生死面前,他选择牺牲自己。轰隆一声巨响,他被巨大的气浪掀翻在石头上。忍着剧痛,他睁开眼睛看了战场一眼,看到碉堡被炸毁,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战斗结束,陈仁华身受重伤,医院治疗。他的左手中指被炸断,左脚受伤,头部脑震荡。陈仁华不以为意:“我这点伤口,比起牺牲的战友,根本算不了什么。”

彭德怀听说这位英勇的战士,前来探望:“陈仁华同志,你是好样的。”

鉴于他的突出表现, 总部授予他特等功,向全*战士宣传他的事迹。同年10月,贺龙率领中国人民第三届慰问团奔赴平壤,受到 热烈欢迎,举行盛大的见面会。

在见面会上,陈仁华受到贺龙,彭德怀等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贺龙风趣地说:“我们和 英雄一起照相也光荣啊!”合影留念后,他还在笔记本上签字纪念。

年,金日成在朝鲜两次接见陈仁华等12名 英雄。金日成握着陈仁华的手说:“英雄,感谢您。”接着亲手将战斗英雄勋章和国旗勋章佩戴在他的胸前。

期间陈仁华有幸见识到,许多比他更伟大的功臣。从他们的身上,他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无私,什么是奉献。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护士,不过二十多岁,长得文静秀气,却敢于穿梭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背着一个个战士返回急救地。

想起这些,陈仁华的眼眶不禁涌动着泪花:

“还有很多战士少了胳膊,缺了腿,我和他们比起来,真的算不了什么......”

不久,陈仁华被选举为67*代表,前往北京接受毛泽东检阅。这一消息传来,让他激动得难以控制,意外引发脑震荡后遗症陷入昏迷。当他苏醒过来,医院。

在医院治疗期间,陈仁华接受精心的治疗和检查,被评为三等乙级残废,动员退伍回乡。对于这个结果,陈仁华坦然接受,一边继续完成治疗,一边打算回乡建设家乡。离开前,考虑国家困难,他主动将残疾证上交国家。

年,陈仁华回到家乡万县。一来到万县,县委领导就联系陈仁华,想招待一番。但是他思乡心切,婉拒了县委的招待,甚至还来不及办理有关手续就急忙回到小乡村,与乡亲们团聚。

回乡后,陈仁华秉持共产*员的责任,先后带头组织互助组,大联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组织,先后担任组长,社长,生产队长等职位,带领乡亲们紧跟国家步伐,发展家乡经济,走上致富道路。

年,陈仁华成为镇办煤矿副矿长,主要负责生产和安全工作。工作时期,他以矿为单位,废寝忘食投入工作。在他任职期间,煤矿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经营发展蒸蒸日上,企业越来越红火。

工人都称赞陈仁华:“在部队是英雄,回到农村也是榜样,来到企业也是骨干力量,样样都走在前面,让人佩服啊!”

多年来,他绝口不提自己立下特等功的事情,将这段往事埋藏在心里。时光匆匆,因为多年来陈仁华的有意隐瞒,家人和乡亲们都只知道他去当过兵,上过战场,关于立功的事情一概不知。

年,陈仁华的身体染上重病,不能再待在煤矿,退休回到家乡,从此靠着耕种家里的田地生活。次年,年近花甲的陈仁华参加万县组织的四有教育报告团,巡回演讲30多场,有几万观众观看,引起轰动。

同年3月,记者偶然来到陈仁华家里,无意中看到墙上的贺龙,彭德怀和陈仁华的合照,才揭开这段往事。一开始,陈仁华并不想说什么,没有什么好说的。

记者劝说:我们了解那些历史,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让后人知道您和战友的真实事迹。陈仁华叹了口气,才缓缓讲述出这些故事。

同时,记者也发现他的家里是如此清贫。

他一家三代七口人,都居住在一间不到30平米的矮小屋子里。其中他和老伴居住在一间用茅草盖起的草棚,屋里除了几件简单家具,几乎一无所有。虽然他有着煤矿给予的元退休费,但是买完家具,除去生活依旧入不敷出。

看到这些,记者为之震惊,向当地县委反映这一情况。他是特等功臣,理应得到更好的待遇。

县委人员得知情况,立即拨出元,专门为陈仁华盖起一栋砖瓦房,让陈仁华有了个像样的居住地。

据当地领导陈述,陈仁华之所以这么清贫,是因为他回到家乡后,从不以英雄自居,更不到处争取*府照顾。尚且年轻时,他一心投入工作,根本来不及照顾家庭状况。而且他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村里贫困人口,除去生活开支,也剩不了什么钱兼顾家庭。

久而久之,一家人就那么居住着。岁月逝去,陈仁华老了,再想改善家庭,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10年后,记者再次来到陈仁华的家里采访。走进屋子,里面的家具没有很大的变化,所有东西加起来不过一百元钱。令人难过的是,由于陈仁华早年留下的病痛,几十年来饱受病痛折磨。

而且因为长期身体缺乏营养,他的身体渐渐步入衰弱。但即使如此,由于儿女们都外出打工,他只能迈着年迈的身躯和老伴一起下田干活,维持基本生活。尽管如此,他依旧按时交税,上交*费等,起着一个共产*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记者听着听着,眼眶被眼泪湿润:“看着您现在的生活状况,您后悔当年的选择吗?”

陈仁华豁达地挥了挥手:“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当兵打仗,这是职责,有什么后悔的?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很好了。”

随着记者采访的进行,居然发现这位 特等功臣陈仁华,至今未能获得有关*府部门的正式确认,也没有获得他应该获得的待遇。这是为什么?

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原来虽然陈仁华保存着 *治部发放的特等功臣奖状,奖章,二级战斗英雄勋章,纪念章等,但是他所在的有关部门的文件资料上,都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

后来,记者查阅《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英模纪念集》《中国人民解放*模范名录》等十多种书籍,都没有查找到陈仁华的记录。甚至连万县的人民武装部,关于陈仁华的退伍资料,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不死心,后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抗美援朝的书籍资料,终于在成都*区的*治部,找到一张陈仁华的资料。那是一张人民日报报纸,上面刊登的中国人民 特等功臣名单中,找到了陈仁华的名字。

紧接着,他又在万县的图书馆里,找到当年陈仁华的排长任志明立功受奖和十字架山战斗的情况记载,弄清了那场战斗的时间和方位等。随后他又几经周折,了解到 67*现在的番号和驻地,想方设法与任志明取得联系。

任志明得知陈仁华的情况后,十分关心。他立即配合记者,整理陈仁华的档案资料进行备份,并寄来陈仁华立功受奖的资料。

历经重重查证,证实那个陈仁华就是特等功臣陈仁华,那张照片也是当年他与贺龙和彭德怀的合影照片。最后陈仁华档案丢失的原因也水落石出。

一是陈仁华当年所在的连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战士都已牺牲,排长医院治疗。而陈仁华因为当时病症并不严重,留在师部任职,向全*讲述十字架山战斗的事迹。后来因脑震荡发作,才回到国内治疗。

而当他在国内治疗后退伍时,已经与原来的部队失去联系,也就无法证明他的身份。记者之前查找的书籍,因为大都是年后出版的,资料不全,丢失很多信息。尽管有关部门仔细排查,仍不能完全排除,陈仁华不幸成为错失的一名英雄。

二是曾经在年,陈仁华的部队派来两名同志,特意来到万县寻找陈仁华,让他跟随自己回到部队任职。但是当时陈仁华正在负责煤矿工作,出于强烈的责任感,他没有选择离开煤矿,因此返回部队的事情就此耽误下来。可谁知这一耽误就是十几年。后来部队进行调整,陈仁华再次和原部队失去联系。

三是当年陈仁华退伍回乡心切,根本没有去当地*府提交有关证件,办理复员手续,所以地方*府也没有他的有关记载。

综合所有原因,由于陈仁华的信息缺失,所以他也没有参加几次全国性的英模代表大会。并且因为地方*府没有他的记载,所以也就没有上报上级部门,导致多年来他只能享受一般复员*人的待遇。

失去这些优待,陈仁华从来不后悔。因为他将自己的追求建立在崇高的精神上,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大义上。在这些大义层面上,关乎自己的小利,仅仅只是小部分。

这样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一天,万县当地*府几位领导人员来到陈仁华的家,将部队历经重重手续办下来的证明交给陈仁华。直到这一刻,这位多年隐藏的英雄,终于被正式证实身份,获得属于他的荣光。

年仅六七十岁的陈仁华,尽管不在意立功带来的荣光,但是当他接到这份证明时,也不禁流下眼泪。因为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他的认可,这是属于自己的光荣。

他的子女们都很惊讶:“这么多年,我只知道父亲当过兵,从来不知道他居然是特等功臣。”

和他共处多年的同事,也很惊奇:“和他认识几十年了,从来都没有听他说过立功的事情。”

一位*史专家好奇问陈仁华:“您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立功的事情呢?您是特等功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仁华沉默片刻,过了一会,哽咽着声音表达,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才是真正的功臣。我打仗不是为了立功,是为了人民。

多年来,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不为荣誉,不为其他,一心为国家考虑。他们隐瞒身份,隐瞒战功,只为了不麻烦国家。这样的英雄人物,照亮我们新中国的历史。

我们从来不会忘记那些英勇的英雄,如今的和平盛世就是他们用命换来的。那时的人民,质朴,善良,心中有着崇高的追求和向往。

相比较如今物欲横流,信息发达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渐渐变得浮躁,有的甚至已经不再追求高层面的信仰。不得不说,老一辈的信仰和崇高精神,十分伟大。

时光荏苒,有幸那些英雄前辈的事迹被确认,被宣传,他们的荣耀能够重见天日。他们永远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撑,是国家和人民的脊梁。

多年后,在当地*府和社会人士的帮助下,陈仁华老英雄的生活得到改善。他的事迹也被各种影视作品借鉴,鲜活地活跃在影视上。他们的事迹,被人传颂。

他们始终是国家的荣光。

1
查看完整版本: 1986年记者偶遇残疾老汉,看到一张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