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7岁前从未上过学的女孩,如何成为剑桥大学博士?当你听到这样的事迹,是否会产生一种刻板印象,这又是一个励志的成功故事,将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接受教育,难道目的就是拥有学历和证书?或是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加持成功的光环吗?今天就让我们来解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将触及教育的核心,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无限可能。
主人公塔拉拥有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家庭,父亲经营着一座垃圾废料厂,母亲是没有营业执照的草药师兼助产士,这个家中有7个孩子,没有一个上学,孩子们的童年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
他们从小就要帮助父亲干活,拆解破铜烂铁,制作陶瓷罐头,囤积汽油和枪支弹药,因为父亲坚信世界末日终将到来,一家人要为此做好准备。
父亲还声称,学校是*府给人洗脑的地方,只有笨蛋才去,而医院是恶魔的领地,无论生病还是受伤,医院医治,应当自行用草药治疗,享受痛苦,因为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女孩塔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成长在闭塞山中,他笃信父亲教导的所谓真理,认为自己的未来只有一条明确清晰的路,早早结婚,在父亲的农场盖座房子,生孩子,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助产士,她的未来没有大学的影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她的觉醒和转变?
作者塔拉,也就是这个女孩,她说自己的觉醒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点点羽化蜕变,一次次纠结后,坚定地选择,最终成为飞鸟,逃离过往,飞往全新的属于自己的山林。
塔拉的生活中,灾难和悲剧不断上演,一家人曾经经历过两次车祸,有的脑震荡,有的烧伤,有的高空坠落,脑袋开花。而作者自己也曾从垃圾车上摔落,腿部被长钉刺穿。
对于她来说,家不再是温暖的避风港,而是一个危险重重的地方。三哥泰勒突然选择离家去上大学,起初塔拉觉得不理解,但在沉闷而危险的家庭环境中,好奇心也随之悄然生长。
当她把第块钢扔进回收箱,一次次从惊险中死里逃生,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浮现,家以外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如果她去上学,能否过上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她聆听哥哥留下来的唱片,爱上音乐,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唱歌天赋,开始在山下的镇上参加音乐剧演出,接触到了上学的同龄孩子。她学习哥哥的模样,坐在书桌前,利用帮父亲干活的间隙,偷偷苦读自己看不懂的圣经和摩门经,并坚持记日记,由此学会了阅读和写作。
她从自学中掌握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那就是对不懂的东西耐心阅读。进入青春期,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一些改变,她想脱掉肥大的男士衬衫和牛仔裤,展现曲线,想涂睫毛膏和口红,吸引男孩的注意。
但这一切被二哥肖恩看在眼中,认为她的改变是堕落的象征,他掐住妹妹的脖子,将他的头塞进马桶,逼迫他承认自己是个妓女。母亲这时就在隔壁,却对女儿遭受的暴力视若无睹。塔拉安慰自己说这只是意外,可同样的暴力事件一再上演,直到被突然回家的三哥泰勒撞见。
三哥为她摆脱这种生活指明了一条出路,那就是离开家去上大学。塔拉开始着手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她准备申请杨百翰大学,这所学校接收有关家庭教育的孩子。父亲不同意她上学,但他一直为女儿的歌唱天赋感到骄傲。于是塔拉说服父亲自己去学音乐,以便将来去唱诗班。
但大学入学考试的数学科目,对于她是最大的障碍。她求助哥哥泰勒,悄悄接受辅导,把生活的空间与代数几何相联系,经历两次考试才终于考入了大学。
17岁塔拉第一次走进教室,发现自己是一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怪人
她不懂得怎样与同学相处,总是把宿舍搞得脏乱差,上完厕所不洗手,也不怎么洗澡,因为父亲的教导仍只配着她。
父亲曾说,所有的清洁都是虚伪,只有污垢才是诚实。看到同学穿低领上衣、超短裙和紧身服装,让她迷惑不解,因为父亲曾告诉她,穿这种衣服就意味着淫荡。
大学课程也暴露了她知识的匮乏,她意识到,仅凭短期自学,自己根本没有达到承诺给大学的高中教育水平。对课上老师提到的一切理所当然,都一无所知。
她不知道论文是什么,该怎么写,不知道课本是用来读的,甚至不认识大屠杀这个词,没有听说过二战,误以为欧洲是一个国家,因此被所有同学当成异类,以为她在开低级玩笑。
新事物源源不断涌现,彻底颠覆了她固有的世界
她整日待着图书馆,对于不懂的每一项知识都耐心查找资料,扩充阅读。
一开始她的成绩很差,有些科目的随堂检测不及格,但她上大学原本就没有家庭的支持,为了留在这里必须努力获得奖学金,否则又要被迫回家,回到那个只有破铜烂铁,要承受暴力的地方。
从童年的艰苦环境中养成的耐力,以及对学习的强烈渴望,让人更有毅力和动力,她的成绩突飞猛进,最后门门功课得了A。学习的过程让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生活的世界如此扭曲,是父亲用偏执铸成的。自己曾经被教导的历史,并不是他人认同的历史。
她来到大学的本意是学习音乐,但因为教育让她的世界观也随之颠覆,她转而对*治哲学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其中感到一种永恒,下定决心研究历史学和历史学家,希望可以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论中构建一个世界,改变重大的误解。
她独立的学术思考能力得到了教授的青睐,因此被推举到剑桥大学交换,后来又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在那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每一次迈入新的环境,她都遭遇新的观念的冲击,也有新的收获,她的思想不断开化重建,渐渐融入了世界顶尖学府的校园生活。但这些新观念显然无法被守旧的家庭接受。父母认为女儿翅膀硬了,看不起自己家里人,把她的求学之路视为对家庭的背叛。
当她将哥哥的暴力问题摆明,试图寻求父母的保护时,矛盾却激化到顶点。父母认为女儿在说谎,被魔*附身。教育打开了她的世界,给了她学历证书这些体面的东西,让她过上了自己梦想的生活,但观念的差异,在她和家人之间划开难以填补的裂痕。
她一次次回到家乡,试图与家人和解,但都徒劳。当她失去家人的支持,失去父母的爱,学术研究也一度无法进行,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与家庭的拉锯战是一个撕心裂肺的过程,作者多年的学习和思考,已将她带向远方,她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父亲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
写下这本书的时候,她仍在努力寻找一条回家的路,她已重塑了自我,成为一个改头换面的人。正如她在全文的最后总结到,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伟大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教育必须被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教育的过程和目标合二为一,是一回事。
塔拉的教育,也正是这样一个打破经验又重构经验的过程。她没有在书中提及太多自己如何努力自学,取得优异成绩的细节,对于剑桥博士的成就,也极易轻描淡写。
她说自己不想成为励志美国梦的化身,认为这种表面的成功毫无意义。她以教育之名寻找到的是内在的力量,冲破桎梏的勇气。她思考自己获得的,也追念那些失去了。
当我们提到教育,总是最先想到成绩数据和名校标签,而本书作者在接受福布斯杂志访谈时,表示自己并不赞同如今社会对教育的普遍定义,过分注重职业能力培训,仅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员工,更有竞争力,这种教育观念是狭隘的。
在她看来,教育的核心理应是自我创造,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习,不是被某种权威教导和规训,而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以此不断用知识扩充自己,丰富人生。
塔拉的挣扎和奋斗,一直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超越父亲的权威,见证和体验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自己的思想。从自己的真实经历中,她也悟出,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偏见,变得更顽固。
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充满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这部回忆录最终也带来了这样奇妙的阅读体验,它成为多元思想的交流平台,每个读者应各自迥异的经历,会对书中不同的段落产生共鸣,解读出全然不同的观点,最终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力量,为自己人生的困惑,找到一份勇敢的答案。你当上鸟飞往你的山,看见更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