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长大的小张可算是受了委屈:因为自己不会说河南话,就被人打成轻微脑震荡。对此,市民怎么看?
7月份的一个晚上,大一学生小张和朋友相约,在金城街附近的夜市吃烧烤。吃到一半时,朋友叫了他“老表”赶了过来。
“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老表就要求我说河南话。我说我不会,他就罚我酒。”小张说,他刚开始还喝了几杯,但是后来真喝不动了。
小张回忆:“我说哥呀,我真的不会说河南话,他当时就拉我起来,打了我一巴掌。打完之后,他还说我装13,告诉我,你记着,回家吧。
”
当时,因为顾及朋友颜面,小张没有还手。分别后,小张越想越生气,便再去找打人者理论,他没想到,在布厂街,又被扇了两耳光。
回家之后,小张感到头晕。去医院一查,自己得了轻微脑震荡。
昨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联系到小张。小张表示,截至目前,他用于医疗上的费用已达一万两千元,加上精神损失费等,要求对方赔偿人民币五万元整。而对方最多愿意赔偿一万五千元。
他还表示,不排除走司法程序解决。
小张说:“赔偿是次要的,主要我想让他郑重道个歉!道歉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解决了的。”
难道小张真的不会说河南话吗?
小张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小张出生前,他父亲就来到郑州做生意,而又加上母亲是外地人(*人),从小到大,家里的人一直都用普通话交流。
他表示,生活中,还是会说一些“中”之类的常说的方言,但是用河南话交流,确实困难。
一言不合就被打,乖乖,看看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在采访对象中,大部分人对此表示不能理解。
73岁的杜大爷说:“在河南长大不会说河南话?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不会说就打人,这不应该。老一辈人习惯说河南话,也学不会普通话,不过,也没有遇过歧视我们、打人的。”
50岁的乔峰说:“现在都是开放社会了,普通话都普及了,语言也要开放,这种行为显得很闭塞无知。”
也有人表示,打人者行为过激。
来自山西的赵女士,在郑州已经有五六年,至今说话仍时不时冒出来几句山西话。她觉得任何人都应该掌握自己家乡的方言。
“如果真不会讲,也是可以理解的,必经每个人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样。打人者的行为太过激了。”她说。
30岁的吕晓博说,法治社会,打人很愚昧。
留学生韩成说:“乡音无改鬓毛催。会的话,也是一种本地文化的传承,但是真不会的话,动手打人就是另外一种问题了。”
不过,在市民吴劲眼中,“打人的人喝多了也不一定。”
一件百姓事,似乎将普通话和方言对立了起来,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是必然的。”郑州大学语委委员、文学院教授常月华说,共同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很好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我国早已从法律的层面明确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
常月华认为,要辩证地看待普通话的推广对方言的影响。一方面,普通话的确会对方言产生一定的冲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方言的“纯粹性”。另一方面,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两者会不断吸收彼此的词汇、音调、语法等内容,来丰富和完善自身。
这一说法得到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汪振*教授的认同。他说:“语言是一种文化,任何文化都需要通过不断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借鉴,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普通话可以看作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而方言可以看作是一种非物质文化。”汪振*认为,普通话和方言各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普通话具有很高的普适性,但缺乏特色;而方言则富有地方特色,但很多时候却不利于沟通。
“语言这种文化存在的根本意义是方便人类的沟通,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汪振*强调,普通话和方言,具有不同的适用语境和场景。“两种语言最好都要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他说。
好多在郑州长大的孩子,已经离方言环境越来越远了。他(她)从小听到的,肯定是爸妈说给他们的普通话;上了幼儿园、读了小学,普通话就更是同学、老师之间的唯一交流语言。对于孩子,您会支持让他(她)说方言吗?是刻意教授呢,还是让孩子在成长环境中不断自我练习?欢迎留言。
说好的河南话在哪?陪小办不会告诉你,后头回复“河南话大全”就能看到,为啥这样弄?请不要惊讶,太多了,就是这么博大精深。
看到这,陪小办想和大家玩个游戏,说到河南话,你第一个会想到哪个词,我先来,“中不中”,接龙下去,看看能接多长,看看河南文化有多悠远!!!
河南商报陪办新闻组出品
河南商报记者:吴智星实习生韩忠林王乔琪马俊峰
监制:张高峰统筹:王杰责编:高瞻展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