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之际,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举行“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80后”教授、博导姜雪峰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有关化学的科普之旅。
生命现象的背后是化学
“在这个宇宙中,碳元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为有它,才有了生命。”姜雪峰以“生命伊始,以碳为基”开篇,向同学们讲述了碳元素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随后,他层层剖析“七大生命物质之首”的蛋白质、指导生命合成的DNA、影响遗传的基因化学结构。
“如果同学们对化学有深刻的理解,就能够对生命科学、医药科学有更好的认识。”姜雪峰用诺贝尔化学奖的事例向大家阐述化学与医学之间的关系,勉励有志于科学领域的同学积极利用化学为人类免除疾病的痛苦。
生动日常的实例、贴近课本的知识,让学生们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对化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姜雪峰的讲座也在“嘉懿学子”心中埋下“科学报国”的种子。
当天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姜雪峰从参观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的经历讲起,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立大志、立远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爱国情怀是姜雪峰一直以来坚守的初心,在美国读完博士后,他毅然选择回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姜雪峰以对硫元素深入系统的研究而著称,曾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近年来,他还不断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录制科普视频,向大众介绍前沿化学新发现,将科学精神播撒到更多人心中。
正如他自己所言:“国家的发展态势欣欣向荣,这种拼搏向上的精神与氛围,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回到祖国才能真正干一番事业。”
“挖坑人”还是“挖井人”
“大家常常会说,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化学呢?”面对这样的质疑,姜雪峰借“挖坑人”和“挖井人”来形象表达自己的见解。
姜雪峰表示,挖掘犹如一场科研之旅。挖井人,意味着坚持不懈做同一件事,就会发现地底下会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涌出。挖出一口井,不仅意味着名字会被永远铭刻在这口井上,还能够让更多人共同享受这口井带来的甘甜之水。
“但为什么有人就会变成是在挖坑呢?”姜雪峰向学生们缓缓道来,在挖掘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瓶颈后,有人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不相信自己能够顺利掘出井水,“所以有的人会说遍地都是坑,今天干这个职业是个坑,明天干另外一个职业也是坑,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愿意为之深深地、坚持不懈地挖下去,才会挖出让人一生受益的清澈泉水。”
“既然失败是常态,那就微笑迎真爱。”姜雪峰的勉励让高二4班陈诗琦受益匪浅,“未来我希望也像他一样,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后生做出榜样,将实现自身价值与祖国未来紧密相连。”
在嘉定传承化学精神
活动中,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负责人陈耀表示:“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放在嘉定一中意义重大,因为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就是嘉定先贤吴蕴初先生。”
吴蕴初是中国近代化工专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一生立志于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他常说这样一句话,“做一个中国人,总要对得起自己的国家”。生前,吴蕴初不断资助贫寒优秀学生上大学、培养一批批高端科技人才,还将南昌路的一栋小洋楼无偿捐给了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谈到这位化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姜雪峰感叹:“嘉定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着很坚实的化学工业基础,而如今这种化学精神和科学氛围在嘉定的学校中,依然被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据了解,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嘉定一中是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学校开展科技教育30余年,围绕“多元?创新?品质”的科技教育目标,构建了“金字塔”型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近年来在科创竞赛中获得不少奖项。以学年为例,学生共获得各级各类奖励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项、市级项。
“以姜雪峰教授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家精神,正是本次科普进校园活动的题中之义,是我们青年师生需要积极弘扬和认真学习的,也相信本次活动会在嘉定一中学生心中深埋下‘科学报国’的种子。”嘉定区第一中学校长李元表示。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