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毒药史六被用作军事用途的生化武器的分
TUhjnbcbe - 2024/6/19 19:05:00

毒药史(六)

被用作军事用途的生化武器的分类盘点

文:枯木

前文陆续介绍了古代十大剧毒毒药以及现代常见十大毒药(素),不可否认,以前的毒药毒性强烈,非常毒辣,令人闻之色变。不过,如果和现代被用来作为生化武器的毒气(素、剂)比起来,以前的毒药只能算是小儿科,毕竟只能是针对个人或特定人群,造成的伤害后果还是有限。

而现代生化武器往往可以大规模杀伤,甚至可以造成人种灭绝和人类毁灭。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毒药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微观领域。不但很多传统毒药的毒素被提纯分离出来,毒性是以前的成千上万倍甚至更多,成为军事级别的武器之一。甚至许多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病毒也被研究出来,作为生化战的杀手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因而,本文就目前已经被作为和有可能被作为军事级别的生化武器进行简单分类归纳,并将其特点和危害性给诸位读者做一简单介绍。

一、生化武器的概念和特点

生化武器(BiochemicalWeapon)旧称细菌武器。是指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生化武器第一次被战争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然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生化武器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二、化学武器的特点和分类

1、化学武器的概念和特点

化学武器是通过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弹、核武器、炮弹或导弹)释放有毒化学品或化学战剂。化学战剂(chemicalwarfareagents,CWA)指战争中使用毒物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统称。化学武器主要通过包括窒息、神经损伤、血中毒和起水疱在内的令人恐怖的反应杀伤人类,素有“无声杀手”之称。

化学武器可呈气、烟、雾、液态使用,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误食染毒食品等多种途径使人员中毒;化学武器具有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续时间长,杀伤范围广,不易发现,救护和防治困难等特点,缺点是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较大。

化学武器大规模使用始于年~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毒剂有氯气、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氯胂、氢氰酸、芥子气等多达40余种,毒剂用量达12万吨,伤亡人数约万,占战争伤亡总人数的4.6%。

2、化学武器的分类

化学武器按照效果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类,其中非致死性毒剂包含失能性毒剂和刺激剂两大类;致死性毒剂有窒息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糜烂性毒剂、神经性毒剂四大类。

1)刺激剂(irritants)

这类毒剂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泪、喷嚏和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催泪剂)和CR,目前多被用作“抗暴”剂。

2)失能性毒剂(incapacitatingagents,incapacitants)

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力的化学物质,主要可引起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种类繁多,代表有毕兹(BZ)和四氢大麻醇,BZ是美军装备之一。

3))窒息性毒剂(chokinggases,asphyxiants)

▲一战中受到氯气攻击的英国士兵

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导致缺氧和窒息,严重引起死亡。如光气(碳酰氯)、双光气以及氯气、氯化苦等。

4)全身中毒性毒剂(systemicagents)

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破坏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是一类速杀性毒剂。主要代表有氢氰酸(hydrogencyanide,HCN)和氯化氰(cyanogenchloride,CICN)。

5)糜烂性毒剂(blisteragents)

(淞沪会战中,上海市闸北区,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正在对中国军队进行化学武器攻击)

又称起疱剂(vesicants),以皮肤糜烂作用为伤害特点的毒剂,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亡。主要代表有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氏剂。

6))神经性毒剂(nerveagents)

(日本沙林毒气事件)

神经性毒剂是破坏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功能的有毒性化学物质,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tabun)、沙林(sarin)、梭曼(soman)和维埃克斯(VX)。

三、生物武器的特点和分类

生物武器指以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来破坏和杀死有机体的生物战剂,生物战剂(biologicalagent)是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类、细菌类、立克次体类、衣原体类、真菌类、毒素类等六大类。

1)病毒类:由引起人和畜、禽或植物染病或致死的非细胞专性寄生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战剂,主要有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肉毒杆菌毒素等。

2)细菌类:由引起人和畜、禽染病的微小原核单细胞生物或单细胞的简单集合体制成的生物战剂。已作为细菌类生物战剂的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

3)立克次体类:由引起人和畜、禽染病的原核寄生性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战剂。大多数寄生于低等动物,通过蜱、虱、蚤等媒介传染给人或畜、禽。生物学性质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可作为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的有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体和Q热立克次体等。

4)衣原体类:由引起人和畜、禽类染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战剂。衣原体具有严格的活细胞寄生性。可作为衣原体类生物战剂的有鸟疫衣原体。

5)毒素类: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制成的生物战剂。按化学组成分为蛋白质毒素和非蛋白质毒素。美军曾列为标准毒素类生物战剂的有致死性的A型肉毒毒素和失能性的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

6)真菌类:由使人、畜致病或危害农作物的有害真菌制成的生物战剂。可作为生物战剂的真菌有经呼吸道引起全身病变的粗球孢子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

以上六类生物战剂,成本低,致病性强,危害面积大,传播途径多,少量使用就可以使得疾病病毒快速传播、蔓延,因而危害性极大,诸如电影《生化危机》里明显表示生化病毒对人类伤害的效果,严重扩散可至全人类灭亡。

然而,针对过去生物战剂没有具体针对性,一旦释放,使得释放地所有生物都受到侵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形,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生物武器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那就是可以利用人类基因的差异,合成特定病毒释放,从而制作出专门攻击某个民族、某个种族、某种身高、某种特征的特殊基因武器。

四、基因武器的特点

基因武器(geneticweapon)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新型生物战剂,又称作第三代生物战剂。基因武器主要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一些本来不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注入一些致病基因,培养出杀伤危害极大的战剂,将其放入施放装置中,就构成了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的研究,最初是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从而用来治疗疾病。然而,却被人们利用其原理制作成战略武器,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和灭绝性的。因为根据人类的血缘、肤色、遗传结构的差别,可将病毒制作成有针对性的“杀戮”武器,比如用基因武器可以只杀红褐色或金色头发的人,也可以只杀蓝眼睛或黑眼睛的人,还可以杀具有某一共性的种族等。

基因武器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并且一直被某些国家秘密研究。虽然目前并没有被用作战争或者恐怖活动,不过,其带来的后果将是灭绝性的,因而可以说基因武器的研究是人类自掘坟墓。

因为基因病毒已经完全没有爆炸当量的概念,也没有释放地域的限制,可能只需要一个小瓶子,针对特定人群,只要有1人感染了某种超级病毒或细菌,他可能会在没发现之前传染给更多人,从而造成种族灭绝。倘若敌对方也有同样基因武器,也同时释放,那么,人类可能终将灭绝!因此,有人将基因武器称为“世界末日武器”丝毫都不夸张。

五、小结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极大进步,生物基因工程在当代也发展迅猛,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了很多贡献。然而不幸的是,科技发展也导致了人类自身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毒药被研发成生化武器,并且一再在战争中被使用,到现在又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潜在攻击手段,对世界和平带来极大隐患,甚至影响到人类的整体生存。

那么,现代有哪些著名的生化武器呢?其毒理和特点如何?何时被使用于战争?限于篇幅,我们下文接着介绍——现代十大军事级别的生化武器排名,敬请延续阅读。

(未完待续)

/5/31榆木斋

1
查看完整版本: 毒药史六被用作军事用途的生化武器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