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跌倒,最怕伤到脑袋。因为部位重要,而且有时候判断不清楚就容易误事。
前不久,有个新闻报道,一名小学生因为被撞到脑袋,当时晕过去了(意识丧失),后来醒了,老师就没有在意;2个多小时后小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再后来,4个小时后再次陷入昏迷,很快就不治身亡了。原因就是颅脑外伤引起了颅内出血、脑疝。
说一个亲历的病例,也是特别可惜。
要说也是三十多年前了。北京的马路还没这么好,冬天也冷,雪大,也没有融雪剂。下雪之后,人走车轧雪就化了,到晚上就上冻了,马路上就像罩了个冰盖。再下雪,或者风把雪粒刮到冰上,走上去就特别滑,特别容易摔倒。
一天下午,一位学生家长推着自行车去接孩子放学,一不小心,就在冰盖上摔倒了,仰面朝天地摔倒了。摔倒后很短时间,他就爬起来了,活动活动,胳膊腿儿都没事,接完孩子回家,医院来看看。
那时候还没有头颅CT,只有X光。拍了片子没发现颅骨骨折,脑外科医生也没查出更多异常。
虽然没查出来什么伤,但因为患者是摔到了后脑勺,按医学上说是“枕部”,又有短时的意识丧失,脑外科医生还是把患者留下来了,在急诊观察室里观察着。
到了半夜的时候,护士查房就发现病人不对,瞳孔一个大、一个小了。这是提示脑子受到压迫、有“脑疝”了。赶紧报告脑外科医生,赶紧手术,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要说那时候各种技术条件、药物也都不如现在好。
(网络图片)
摔到脑袋,先有一阵儿昏迷、昏过去了,这在医学上叫做“意识丧失”;然后清醒一段时间;再次加重,又昏迷了,接着就发现各种颅内出血、脑水肿、脑疝了。
这脑外伤后昏迷——清醒——再昏迷的过程,中间清醒的一段,就是典型的脑外伤后的“中间清醒期”。
脑外伤时,像豆腐那样嫩的脑组织在颅骨里受到撞击、震荡,受伤了,轻的是脑震荡;重的就是脑挫裂伤了。受伤就会出现反应,意识丧失了。所以,脑外伤后要是出现意识丧失,那至少是脑震荡了。
脑袋刚受伤时,如果脑组织损伤不特别重,受伤的脑组织里还没出那么多血,还没来得及水肿,颅内其他部位的血管也还没出那么多血,脑子还没受压迫,昏迷一下也就清醒了。
清醒了就是没事了?不一定!可能是脑外伤的“中间清醒期”来了!
对于受伤后出现过意识丧失的患者,一定不要忽视这个可能的“中间清醒期”,医院检查观察。
因为颅脑有了损伤,可能过上一段时间,受伤的脑组织出血多了,水肿加重了,或者其他部位血管损伤出血多了,就会使颅内的压力升高,压迫到脑组织,那就有危险了。
颅内压升高的时候,脑组织受压,患者会有头痛、呕吐,或者还会出现肢体活动的障碍,意识也会不清楚,再度昏迷。要是压迫到了生命中枢,就有呼吸心跳停止的可能。等到了那时候再抢救,效果就差了。就像前面两个病例,都失败了。
可是,有时候就因为脑外伤的这个“中间清醒期”,会使人误以为没事了,结果,就耽误了大事。所以说是容易迷惑人、误事的“中间清醒期”,要提醒大家重视。
现在检查手段先进了,头颅CT就能发现,不过有时候也是需要多次复查的。
“意识丧失”怎么判断?简单的方法就是问问患者,受伤的当时心里清楚不清楚、明白不明白。有时候患者虽然感觉晕迷,但心里是清楚的,那就不算意识丧失。
现在,冬季的北方,不少地方已是冰雪世界。
冬奥会在我国举行,也带动了我国的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的场所和项目开展得也更多了。
还有,就是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多了。当然,还有交通发达带来的事故问题。
林林总总,带来的是意外跌倒、意外伤害的增多。在这当中,最危险和致命的是颅脑外伤,而有着“中间清醒期”的脑外伤很容易迷惑人,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