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聚光科技专题报告聚仪器之光,育创新之谱
TUhjnbcbe - 2023/12/5 20:52:00
白淀疯 https://m.39.net/pf/a_4710652.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庞天一)

一、聚光科技:国内高端分析仪器领*企业

聚光科技是国内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以高端分析仪器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基于行业客户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开发为主。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的发展路线,以高端分析仪器及相关耗材为核心,结合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配合智能装备和服务,为环保、实验室、钢铁、石化、应急安全、食品、医药、生命科学、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提供创新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

(一)公司拥有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市场开拓经验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月。年到年为公司的创业阶段,期间发布了光纤气体传感器(TDLAS)、LGA-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等,确定了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的地位。-年为公司的成长阶段,聚光开始大规模布局新的产品和业务,迈入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等领域。年4月,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截止目前,公司研发累计投入高达20亿元,已在光谱、色谱、质谱、湿化学、生物等方面开发出70余项技术平台,并深度结合客户需求,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成功应用于工业、环保、水利水务、实验室、临床医药等30余个细分领域。年,公司重点加强了半导体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布局,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在“多对多”的业务模式下,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与调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与支撑体系:技术端专注技术平台发展的同时,为每一个细分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努力开拓更多的细分市场应用;市场端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每项技术的市场潜力,并努力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技术端与市场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二)公司股权架构稳定,实际控制人控股约为34%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健和姚纳新,控股股东为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占总股本的21.08%和12.76%。

(三)公司近五年财务数据回顾

1、深耕科学仪器领域,营收与利润维持增长趋势

年-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3.49亿元稳步增长至41.01亿元,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年的4.02亿元增长至年的4.89亿元。毛利率始终维持在40%以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0.73%。受PPP项目的风险性和商誉减值的影响,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85%和2.91%。除去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维持在15%左右。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恢复增长趋势,分别同比增长5.28%、13.24%。近五年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获得14.95%和4.8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从业务细分来看,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为营业收入和毛利的主要来源。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服务;环保设备及工程,以及其他业务。公司近五年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8.07%、49.35%、48.13%、40.27%和40.73%,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与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及咨询服务两项业务的毛利率较高,均超过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年后,将“实验室分析仪器”、“工业过程分析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三项业务细分统一归为“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分类。年-年H1,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92%、60.10%和64.65%,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重分别为73.65%、65.75%和62.58%,毛利率分别为44.32%、44.56%和41.97%。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占比最高,是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的主要来源。

2、专注自主研发,费用率总体保持稳定

年-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0.53%、23.13%、22.66%、24.72%和25.43%。值得注意的是,年以前的公司年报中,根据一贯性和谨慎性原则,当期研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扣除年以前管理费用中的研发费用,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呈稳定态势。公司的研发支出逐年稳定增长,年-年研发支出的复合增长率为22.23%,近10年来研发费用占总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在10%左右。无论是研发总投入还是研发费用比例,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已达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接近20%,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为近10年最高水平。

3、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良好,偿债能力稳定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充沛。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82亿、5.05亿和6.39亿。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6.52%。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大于1,表明公司经营现金流充沛,企业盈利能力良好。

公司运营能力总体向好,公司偿债能力稳定。-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逐渐升高,公司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较强。年和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79和1.95,略高于行业内平均水平。年-年,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提升,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稳定在为1.51和1.14。

公司资产结构有望改善。年-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3.90%、45.55%、50.43%、53.84%和55.30%。年和年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受PPP项目影响,公司借入大量资金,年和年公司长期借款达13.90亿、18.53亿,导致了非流动负债显著增加,使得资产负债率升高。但截至年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未超过60%,仍处在合理区间范围。并且随着此次公司经营和投资战略的调整,未来不再新签PPP项目,正在运营的项目资金也在逐步回笼,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会呈现出下降趋势,资产结构有望得到改善。

(四)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商誉有节奏计提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并购与研发双轮驱动的战略。重视内部研发的同时,通过外延并购切入新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年公司先后收购北京摩威泰迪科技有限公司,进入石化化工过程分析市场;收购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进*近红外分析领域;收购北京盈安科技有限公司,切入金属分析领域。上市之后,公司更是高歌猛进,年收购北京吉天仪器;年收购荷兰BB公司75%股权;年收购深圳市东深电子;年收购北京鑫佰利科技、三峡环保、上海安谱实验科技,一举成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综合服务、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的行业龙头。

但数量众多的子公司也带来了一定的商誉减值风险,可能会影响到未来财年的利润情况。截至年末,由于公司已失去安普实验的实际控制权,商誉账面原值由8.68亿下降至7.68亿,计提商誉减值准备.08万元,较年大幅下降83.54%,商誉减值准备上升至3.07亿元,剩余商誉由年的6.04亿元下降至4.61亿元,截至年H1,公司没有计提新的商誉减值准备。

相比于年,年公司仅为一家子公司(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提了0.43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由此可以得出公司对其余子公司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信心,经营情况全面转好,经公司测算,大部分子公司的未来可收回的现金均高于账面价值,无需追加计提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商誉减值准备。

二、实验分析仪器前景广阔,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实验分析仪器是用于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特性的仪器。实验分析仪器可划分为化学实验分析仪器、物性测试分析仪器、光学实验分析仪器、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测量/计量仪器、行业专用分析仪器、在线及过程控制仪器、实验室设备等。其中,按照实验分析流程,化学实验分析仪器可划分为样品前处理仪器和分析测试仪器。实验分析仪器在检测行业中广泛应用,涉及新型材料研究、新能源、生命科学、医疗健康、航天和海洋探测、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在材料领域,实验分析仪器可用于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药领域,可用于分析药物成分、杂质水平;在环境监测及食品安全领域,可用于检测有害物质浓度;在医学检测领域,可用于疾病诊断、癌症筛查以及病理研究等。

实验分析仪器被称为科学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很大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和工业发展水平。科研创新离不开科学仪器的发展,据统计,到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中,因发明科学仪器而直接获奖的项目占11%,并且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物医学奖都是借助各种尖端的科学仪器来完成的。

(一)全球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规模近亿美元,欧美中日是主要市场

从全球实验分析仪器细分领域看,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生命科学、表面科学两个领域占比最多,分别占总市场规模的26%和13%,色谱、质谱、光谱仪和实验室设备占总市场规模的37%。

近些年,随着科研创新投入的加大以及机械、信息技术等基础行业的发展,实验分析仪器迎来快速发展。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为.3亿美元,年达到.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

美欧中日是实验分析仪器的主要市场。在市场区域分布方面,根据SDI公布的数据显示,北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是全球科学仪器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年北美地区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达36%,年这一比重下降34%,欧洲地区占比有所下滑,由年的29%下滑至年的27%。近年来,中国是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年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为10.4%,年已经增加至15%。日本和印度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11%和3%,其他地区占比之和为9%。

(二)我国研发投入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在国家*策的扶持下,我国研发投入在近几年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目前中国RD经费总额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年-年期间,中国RD经费增长26.27倍,年均复合增速17.97%,而美国仅增长1.44倍,年均复合增速4.57%。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研发费用规模还会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也会驱动科学服务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企业是RD经费投入的主要对象,占比超7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告》,分活动主体看,年企业、*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8亿元、.8亿元和.6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76.4%、13.9%和8.1%;分活动类型看,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应用研究经费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6亿元、.5亿元和.5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分地区看,年全国6个省(市)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分别为广东(.5亿元)、江苏(.5亿元)、北京(.6亿元)、浙江(.8亿元)、上海(.6亿元)和山东(.7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陕西。

(三)*策支持+外部催化: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实验分析仪器的制造需要复杂而精密的技术,依赖大量前沿科技的发展,包括电子技术、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分析化学等,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国家相继推出多个*策扶持科学仪器行业。

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年)》也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其中明确要求,开发高端影像诊断装备,攻关突破基于新一代细胞标记、微流控分析技术的高端细胞分析装备,多功能、集成化检验分析装备,高性能生化分析装备、免疫分析仪、质谱分析设备等。

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议中,国家领导人强调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此外,国家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启动实施“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5.39亿元,以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支持辉光放电质谱仪、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超高分辨活细胞成像显微镜等仪器的研发。

我国国家*策对于本土仪器企业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在*策中鼓励优先采购本国货物,鼓励向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倾斜;另一方面,进口产品采购需要进行论证备案,部分省份甚至经过专家论证形成了*府采购进口产品清单“非必要不进口”,进而限制进口仪器的采购,非进口产品清单上的仪器设备要求采购国产。目前,我国已有14省份推出国产仪器支持*策。

与此同时,美国管制影响科学仪器进口,国产仪器替代进程加快。自中美贸易冲突以来,美国一方面将中国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另一方面以立法形式限制关键核心技术对华出口。受此影响,我国科学仪器的进口情况不容乐观。截止年12月,美国出台的针对中国的《商业管制清单》(CCL)全部条款为条,其中涉及科学仪器管制的占比超过42%,约为条。当前全球前20的科学仪器供应商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而中国约60%的研究基础设施投入都用于从国外购买科学仪器。未来,在管制可能长期持续背景下,国内仪器公司有望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四)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增长迅猛,行业持续高景气

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规模增速位列全球第一。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起步较晚,在研发技术、功能部件、性能参数、质量和规模等方面总体不及欧美国家同类产品。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年,中国实验分析仪器复合增速位列全球第一,约为6.8%,美国和加拿大约为5.2%。目前,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品种基本齐全,但大部分高端、大型仪器依赖于进口。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和战略部署,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也迎来了高速的发展。作为仪器仪表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实验分析仪器是典型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几年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年我国共计制造实验分析仪器2,,台/套,同比增长超40%;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收入规模为10,亿元,利润总额为亿元(利润率为9.0%),其中实验分析仪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9亿元,利润总额44.27亿元(利润率为14.1%)。根据SDI数据,年中国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为75亿美元(亿元)。当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实验分析市场,也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细分领域中,我国质谱仪市场规模增速全球第一,国产替代空间较大。聚光科技子公司谱育科技于年发布了首台国产ICP-MS,大力推动了我国质谱仪国产化进程。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年全球质谱仪市场规模已超72亿美元,预计年达到77.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7.9%;年国内质谱仪市场规模达亿元,预计年达到亿元,年将达到亿元,-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9.5%。目前,我国质谱仪市场进口产品占有率约为90%,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五)下游领域发展迅猛,行业规模持续提升

近几年,国家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旺盛的下游市场需求驱动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持续向好。检验检测行业主要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医疗检测、工业检测等细分领域。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营业收入从1,.5亿元增长至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40%,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速,未来行业规模还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检验检测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仪器设备的规模扩张。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年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10万台/套,而在年已经增长至.01万台/套,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3.74%。

第三方检测机构高速发展,民营检测机构占比持续增长。第三方检测是检验检测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年底,我国共有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44,家,-年年复合增长率为9.20%;民营机构数量达到52.17%,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六)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被海外厂商主导,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世界科学服务市场基本被国际巨头垄断,国内科学服务行业主要被国外知名企业所占据,外资企业控制着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目前,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FisherScientific)、安捷伦(Agilent)、德国默克(MerckKGaA)等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年,赛默飞世尔在全球营业收入为.18亿美元,在中国的营业收入为27.97亿美元。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赛默飞世尔于年由热电公司(ThermoElectron,以实验室设备为强项)与飞世尔科技(FisherScientific,以试剂耗材服务为强项)合并而成,当时热电年收入为26.3亿美元,而飞世尔的年收入则高达55.8亿美元。

随后十几年,赛默飞世尔通过并购、出售及资产整合,不断壮大并完善产业链,市值从年的亿美元增长至亿(/06/10),营业收入从37.91亿增长至.18亿。目前,赛默飞世尔旗下知名品牌包括ThermoScientific、Applied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Scientific、UnityLabServices和Patheon等,在全球拥有超8万名员工,为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和环境等领域超40万名客户提供服务,已经成为科学服务业的国际巨头。

赛默飞分析仪器部门主要业务包括色谱和质谱、化学分析、材料和结构分析。该部门提供仪器、消耗品、软件和服务,可用于实验室、生产线和现场的各种应用。年,赛默飞以42亿美元收购高性能电子显微镜领域的领导者——FEI公司,提升了其在分析仪器领域的地位,为之后该部门的业绩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该部门在年营业收入为51.24亿,同比下降7.21%,利润率为15.8%。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COVID-19导致部分业务放缓和停止,工业客户的需求减少,以及与疫情相关的场所关闭导致学术客户量下降。

三、谱育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

(一)谱育科技是国内科学仪器龙头企业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谱育科技”)创立于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自孵化子公司,专注于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以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检测及监测的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实现科学仪器“中国梦”。

谱育科技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的高比例研发投入及重大科学仪器研发积淀,完成了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掌握了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技术领先的产品组合,在先进工业、生态环境、医疗诊断、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应急安全等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专用化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

年,聚光高端仪器研发团队组建,主要面向质谱、色谱、光谱等核心分析技术平台研发。年,公司研发团队人员从母公司抽离,组建成为谱育科技,并于同年发布国内首台ICP-MS。成立至今,公司已掌握众多先进技术并发布国内多个首创产品。

(二)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研发投入占比较高

公司业绩表现强劲。年至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3.72亿元及5.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0.72亿元及0.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9%。在研发费用较高的情况下,公司在年仍获得了9.5%的净利率,表明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年公司首创的多项产品正式发布进入市场,预计营收和净利润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注重研发,研发占比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公司研发人员余人,其中超70%拥有硕博学历。公司近三年研发占比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分别占销售收入的23.57%、23.06%和19.51%;而同行业内的天瑞仪器、莱伯泰科、禾信仪器、鼎阳科技的平均研发占比在年不足10%。

成立至今,公司累计获得专利超余项,构建众多核心技术平台。经过长期自主研发,谱育科技构建了飞行时间/四极杆/离子阱质谱(MS)、傅里叶红外(FTIR)、近红外(NIR)、激光诱导击穿(LIBS)、气液相色谱等技术平台,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系列产品。目前,谱育科技便携GC-MS、手持式LIBS等细分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公司累计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年,科技部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的研制及其在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立项,谱育科技研发团队承担了该项目的仪器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年7月,该项目通过验收,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迎来国产质谱新时代。公司研制了国内首台商品化的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EXPECLC-MS/MS,及其他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的高端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仪。

质谱作为临床检测新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线性范围宽及高通量等优点,实现定性定量分析,在组学、精准医疗及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EXPEC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凭借卓越的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突出的可扩展性和简单易学的全中文操作软件,未来将成为临床质谱检测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并可推动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真正成为普惠大众的精准诊断技术。目前,产品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销售及产业化发展,完成了环境科学、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示范,得到了用户的良好使用反馈。

(三)专注于实验分析仪器研发,下游应用广泛

坚持自主研发,推出系列全球领先产品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科技成果转化,年至今,研发团队累计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致力于打破国外垄断、突破技术瓶颈和持续创新研发。在不断追求研发创新的10年间,公司每年推出新产品,研制了ICP-MS、LC-MS、GC-MS等十余款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学仪器。年9月,公司自研的光栅型近红外分析仪攻克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同年11月自激式全固态ICP射频源实现首个国产化。目前,公司产品丰富,包括质谱、色谱、光谱、理化分析、样品前处理仪器等多种高端实验仪器,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团队。

公司产品下游客户众多,应用领域广泛。持续的高比例研发投入,积累了全面的技术平台,研制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仪器产品,并且广泛应用于环保、食品安全、污染监测、医疗临床检测、生命科学研究、工业物联网、安全应急等多个领域。此外,公司还针对半导体、生命科学等不同行业客户越来越高端、多样的分析检测需求,将高端质谱仪器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到相关产业升级,助力中国创新与产业崛起。目前,谱育科技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检测技术和进样前处理技术,全面多元、技术先进的多技术平台给谱育科技带来了拓宽应用领域、深耕细分行业的绝佳优势,以专用市场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度定制,并成功拓展,一步步带动了通用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也为谱育科技多行业推进科学仪器应用业务、构建国产实力品牌,打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四、子公司遍布多个科学服务领域,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安谱实验:位列中国实验室消耗品行业前沿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谱实验”)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实验室消耗品,并提供实验室耗材一站式服务。安谱实验成立于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技术企业。多深耕制药、食品、环境、化工等行业,为*府、第三方检测、高校科研、各大生产企业等实验室提供超65万种耗材产品和1亿货值现货供应的实验室耗材一站式服务。多年来安谱实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在产品的技术设计、生产工艺上也精益求精。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安谱实验已经成长为国内实验室用品耗材行业的企业。

1、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发展稳中求进

年-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78亿元稳步增长至5.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34%;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年的0.46亿元增长至年的0.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8%;毛利率始终维持在40%以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仪器行业经济形势不甚明朗,实验室耗材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此情形下,安谱实验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营业收入仍然保持平稳增长,销售毛利率达到41.94%。

从公司业务细分来看,试剂和耗材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三部分产品:试剂、实验室耗材、实验室仪器。从收入占比来看,试剂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最大,年-年,占比分别为52.22%、55.36%、54.65%、56.79%和56.39%;实验室耗材次之,年-年,耗材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43%、40.96%、42.00%、40.14%和41.05%。从毛利率来看,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为41.94%,试剂与实验室耗材的毛利率分别为42.05%和42.72%,均超过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向好,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年以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上升,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万元,同比增长12.16%。截至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由年末的18.89%下降至16.06%,年上半年期末较期初下降2.83%。在年和年上半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4.26、5.07,速动比率分别为3.22、3.65。资产负债率下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上升,财务风险较低,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3、携手聚光科技,打造“耗材行业的京东超市”

年,安谱实验重新规划整合,成功挂牌“新三板”,并与聚光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入聚光科技集团,并成功挂牌“新三板”,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自聚光科技控股后,安谱实验在产品规划、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发展都得到了有序推动。多年来,公司在实验室耗材领域的深耕细作,拥有两大自主品牌CNW和Anpel,主营产品包括:色谱产品、化学试剂、标准品、实验室用品、分析仪器配件及耗材,已成功进入国内外各大检测机构和企业,不仅在国内多个省市设有办事处,还有设立了销售部,专门负责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客户。

工业4.0时代,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物流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众多仪器传媒平台和电商平台让传统的仪器行业带来发展良机。安谱实验深谙互联网的优势,于年10月正式上线公司的电商平台“安谱商城”,采用京东的自营模式和第三方模式,引入经过安谱实验评审的供应商加入到电商平台,致力于打造“耗材行业的京东超市”。此外,安谱实验还在平台介入一系列知识化信息,突出服务,为客户提供“简单、专业、透明、高效、便捷”的实验室耗材一站式采购平台服务。

(二)吉天仪器:国产实验室分析仪器的领*企业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简称“吉天仪器”)是聚光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专业从事实验室分析仪器研发、制造、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实验室分析领域产品覆盖面广、规模大的实验室业务供应平台之一。公司成立于年,由一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事原子荧光仪器研制的技术团队组建,目前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均居我国原子荧光行业的较高地位。公司在快速发展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科学仪器行业的管理体系,特别重视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如“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宽带通讯光缆已接入,图形工作站、服务器、网络交换机、防火墙、带云台摄像头的视频会议等一批先进的网络系统设备已投入使用。

吉天仪器作为国产实验室分析仪器的领*企业,拥有成熟的科研团队和高效的售后团队,公司中包括多名院士组成的顾问团队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吉天仪器在行业内开疆扩土20余年,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均位于我国实验室分析产品综合服务领域领先地位。

1、成立20余年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

年刘明钟先生带领最早从事原子荧光研发的团队成立吉天仪器,年吉天仪器正式加入聚光科技,引进国际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生产制度,开启新征程。成立至今20多年,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在科技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招标中连续中标,成为科技部“监测检测仪器——原子荧光产业化示范”基地。近年来,公司获得新产品开发先进单位、北京市专利试点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北京市自主知识产权创新金奖、BCEIA金奖、年最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光科技专题报告聚仪器之光,育创新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