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
1.科研服务行业:科研产业链最上游,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科研服务企业服务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研发型企业,位处研发链最上游,主要产品包括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或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服务等。
1.1.科研服务全球市场稳定增长,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全球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研发总投入已超过两万亿美元。科研相关仪器设备、试剂耗材、配套服务等均为科研服务产品。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研究投入对于生产力提升的效果日益显著,各国每年也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以来世界强国每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稳中有升,接近GDP总量的3%。
中国科研投入全球排名第二,保持15%的复合增速。我国科研投入持续加大,总研发经费从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5%,过去5年复合增速仍然在13%左右。
新技术新疗法推动科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以医药行业为例,新技术突破带来科研投入持续增加,推动上游科研服务市场增长,全球医药研发投入保持5%左右的复合增速。生物药问世以来虽然只有短短数十年时间,但打开了药物研发的新大门,全球科研机构持续投入,年全球前10大畅销药品中,生物药已经占据了6个席位,生物药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近年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创新疗法飞速发展,全球融资热情高涨,激发了相关产业的研发热情。
产业转型升级对科研提出更高要求,科研投入也将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家*策强调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加大高科技产业投入,强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先后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支出占GDP比例有望从2.4%提升至3%左右。在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到年达到2.8%。从实施情况来看,年我国研发支出亿,占GDP的比重为2.4%,预计十四五期间科研投入比例会继续稳步提高,未来有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
全国科研支出超过2万亿,企业是科研支出主力。从科研经费支出结构来看,我国科研投入主体为企业。企业研发支出总量超过1.5万亿元,占整体费用支出的77%,研究与开发机构总支出为亿元,占比14%,高等学校支出为亿元,占比约7%。-年期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由亿元增长到亿元。
全国科研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亿元,随科研经费保持15-20%增速。年全国研发总投入为亿元,科研院校的科研投入为亿元,占比23%。科研试验试剂耗材约占整体研发支出的20-25%,全国科研试剂耗材总费用约-亿元。考虑到企业研发投入中也需要配套的科研服务支持,保守估计市场规模在亿以上。考虑到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问题难度提升,对相关科研服务产品的需求力度更大,估计科研服务行业的增速超过我国科研支出增速,预计未来有望保持15-20%的复合增速。
1.2.进口替代,驱动国内科研服务行业高速增长
我国整体科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累层面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近年来,药监局和医保局不断推出*策鼓励创新药物研发,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倒逼企业进行新药研发,加上科创板、港股等融资渠道的推出,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热情高涨,国内生物制药行业蓬勃发展,上游的科研服务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三大全球巨头收入之和超亿美元,科研服务市场空间广阔。国际巨头默克、赛默飞世尔、丹纳赫在科研服务广泛布局,在品种数量、丰富度、客户覆盖数量上具有先发优势,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力。年,三家企业的生命科学业务收入分别达到了亿、亿美元、亿美元,增速分别为9%、77%、52%。三大巨头的生命科学业务收入合计达到亿美元,全球科研服务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全球巨头的中国区收入增速有所下滑。赛默飞世尔的中国区业务收入增速在-年持续下滑,默克生命科学部门亚太区收入增速从年开始就明显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巨头收入体量大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也与国产品牌逐步替代进口品牌有关。国产的部分试剂逐步具备了和进口一致甚至超越进口的品质,在*策鼓励、技术发展、销售模式创新、成本和效率优势下,国产科研服务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产科研服务上市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科研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保持15-20%的复合增速,国内企业在技术质量、产品数量、服务配送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国内科研服务上市公司享受了行业高成长的红利,-年期间10家上市或即将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平均值均超过40%,业绩持续高增长。
2.泰坦科技:打造科研服务一体化平台
泰坦科技成立于年,公司从“中国化学品搜索网”起家,立足科学服务行业,以产品开发为主,为世界强制药企业提供研发用新型化合物。公司通过销售人员日常销售维护及服务,对客户研发方向、历史采购数据及行业趋势进行分析,掌握了客户需求,先后创立了自主试剂品牌Adamas和General-Reagent,并以OEM的模式进行生产。同时,为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公司外购第三方品牌产品,并与自主品牌产品共同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对外实现销售。最后,公司通过建设科学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平台”、建立仓储物流系统等,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管理层持股集中,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谢应波、张庆、张华、许峰源、王靖宇及张维燕,上述股东为一致行动人。截至年半年报,谢应波持股比例为10.85%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张庆、张华、许峰源、王靖宇均持股5.03%。公司前十大股东总计持股比例约为51.14%,其中机构股东共持股20.2%。
公司近年营业收入与利润高速增长。-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87亿元增至13.8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40%;归母净利润从万元增至1.0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57%。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增速21%,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稳定,公司业绩重回高增长,H1收入同比+78%,归母净利润同比+%。
打造自主品牌,且销售占比不断提升,拉动整体业务毛利率提升:自设立以来,公司就采取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建立了Adamas、Greagent、Tichem等六个自主品牌。-年公司自主品牌营业收入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54%、53%、54%,自主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贡献均过半。
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升,年为23.89%,年由于运输费用由销售费用调整计入成本,故毛利率有所降低,若将年成本中的3,.25万元运输费用从毛利中剔除,同口径的毛利率为23.88%,同比保持稳定。随着后续自主品牌业务的扩大,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净利率不断提升,由年的4%提升至年的7%,H1净利率为4.9%(去年同期为3.9%)。销售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不断优化:公司年销售费用万元,同比减少17.96%,主要因为年运输费用从原销售费用中调整至成本,若将运输费用3,.25万元加回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率为8.34%,保持相对稳定。公司管理费用率逐年优化,H1为3.64%,财务费用率保持较低水平,H1为0.3%。
3.构建一体化平台,仓储和服务优势显著
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是科研活动经常性消耗品,购买频率高,呈现出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下游客户分散,主要使用者为具有研发需求的各领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专业知识丰富,属于理性购买群体,对产品的技术条件、规格、用途等要求严格,重复订货率高。各科研服务企业在产品数量上下功夫,泰坦作为自主品牌+第三方代理的一体化平台,年底SKU超85万,在国内处于前列,但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3.1.建立“探索平台”,打造一站式采购平台
为建立一体化平台,国外龙头纷纷通过自研/并购+第三方代理扩充产品线:SigmaAldrich的生物化学产品整体SKU数量从年的10万件增长到年的25万件,贴牌产品数量占比逐年增加,公司自产和外购产品销售额均保持逐年提升,销售额比例也保持在6:4左右,公司主要收入来自自主研发、技术质量更高的自主产品,但借助贴牌产品,能够更快速地扩充产品品类,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ThermoFisher通过收购LifeTechnologies扩充产品线,收入业绩双增长:公司的生物科学业务在年前主要包括抗体、蛋白、核酸(DNARNA)、化学品以及细胞培养基、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品和其他耗材,针对的市场较为分散,不成体系。年Thermo收购了LifeTechnologies,组建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将产品扩充至筛选与转化研究、分子药物、干细胞治疗、食品安全和动物保健以及法医鉴定等,形成了完整的生命科学产品线。成立生命科学部门后,收入业绩双增长,年该部门收入亿美元,同比增长50%,利润61亿元,同比+%,利润率提升至50%。
泰坦科技自主品牌+第三方品牌构建完整产品矩阵:自设立以来,公司就采取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在建立Adamas、Greagent、Tichem等自主品牌的同时,对外销售赛默飞、陶氏化学、3M等国际知名厂商产品。由于公司客户实验繁杂、产品种类需求较多,无法独立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公司采取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矩阵。
年起,泰坦科技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行业巨头经营模式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在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同时,公司意识到需要通过“科学服务+互联网”的模式,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稳定的科学服务。公司通过引进和自建信息技术团队,开发完成“探索平台”,并通过数据分析、科研学习,打造仓储物流系统等形式打造科学服务应用平台。随着公司品类不断扩充,和客户保持持续深度的沟通,获得客户数据,跟踪开发一线需求的产品,对于了解行业趋势和指导公司研发方向有着重要作用。
年初公司已启动“探索平台”2.0版升级计划,通过升级改造更好衔接供应链前端和客户后端数据。伴随全国布局完成,公司将更好打通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仓储物流,提升终端直接客户体验,提高行业运行效率,降低行业运营成本。
公司“探索平台”访问量年到年年均增长率为62%,高于公司业务的整体增长率,用户使用“探索平台”下单的比例也从年的7.46%增长至年的11.69%,“探索平台”的下单数量从年约59万单增长至年约99万单,客户对探索平台的认同度逐年提升,自主下单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3.2.建设仓储物流基础,提升服务效率
科研试剂及实验耗材种类繁多,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制造过程涉及计划、采购、生产、检测、仓储及包装物流等流程,需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要求企业具备精细化管理及数字化管理能力,建立并完善高效的生产、质量、安全及应急管理体系。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是科研试剂生产企业的重要进入门槛和发展瓶颈之一。
公司重视仓储物流建设,年底将完成五大区域中心仓建设。公司在上海设有总仓,南京设有分仓库,自有物流团队可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年华东地区收入占比约76.89%。随着业务体量的不断增大,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业务需求量大幅增长,公司的仓储物流网络布局开始从上海向全国范围内拓展。
公司实施“”计划,逐步让一个主要城市的每一个核心产业园区或每一所重要高校院所,都有一个自建的技术集成服务功能型平台。同时,公司会根据客户分布情况和市场推进速度,将逐步落实新建西南、华南、华北、华中一级服务中心。未来2-3年,全国主要城市将建成以技术集成服务为核心的销售服务网点,以及先进的智能化、专业化的仓储物流体系。
4.注重研发,自研与第三方代理齐头并进
公司高管均出自材料化学/化学等专业,具备化学专业素养:公司是典型的学生创业公司,由谢应波博士带领5名大学同学共同创立。谢应波博士作为公司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的带头人,负责公司的研发战略规划,带领大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分享机制,确保核心人员稳定,保障公司持续创新能力。张庆作为公司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根据公司的研发战略,负责具体的项目组织,带领团队完成公司的研发项目,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入选徐汇区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许峰源、王靖宇、张华等高管均出自科研制造相关专业。
公司注重研发,研发费用不断提升,年研发费用万元,占自主品牌收入比例为6.6%。截至年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研发技术人员名,占员工总数的27.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约50%,充足的研发人员和高等学历人才储备是公司深入研发的基础。
公司在产品和平台方面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截止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6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针对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及产品技术革新方向,公司科研试剂产品形成了5个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
通过核心技术的应用,公司部分产品逐步开始在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达到乃至优于进口品种。通过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Adamas中形成了一批在产品纯度、杂质控制等技术规格方面优于国外试剂品牌的产品。
公司自研产品均通过OEM模式生产,核心技术体现在工艺配方、生产流程、技术参数指标和质量控制方案的研发与制定:公司根据下游行业前沿研究方向、市场竞争情况及历史客户采购数据的分析,进行系列化产品设计,明确产品系列中自主品牌和第三方品牌的产品构成。针对产品系列中的自主品牌,公司对该类型产品的合成路径、合成方案、生产工艺、产品参数等进行研究,并选择合适的OEM厂商进行生产。
公司主要高端试剂、特种化学品等类型的自主品牌产品主要采用委外加工分装模式,由公司负责提供原材料,并提供产品标准、技术指标、工艺流程、验收标准等,之后OEM厂商负责加工分装。
通过自主研发积累,目前公司SKU超过85万,是行业内SKU最为丰富的公司之一。公司自主品牌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由年的51.2%提升到年的53.64%,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品牌的附加值和质量标准,整体毛利率有望随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提高进一步提升。
4.1.科研试剂
科研试剂主要指在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过程中用到的化学和生物试剂。目前公司科研试剂根据产品特性、品类、品牌和应用等因素主要分为高端试剂和通用试剂两大类,拥有两个自主试剂品牌:Adamas和Greagent,同时对外销售Sigma-Aldrich、Merck、Fisher、TCI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了超过数十万种不同试剂、形成较完善的科研试剂产品线。
公司科研试剂业务收入逐年提升,年收入3.6亿,增速约30%。销售中以高端试剂为主,近年来销售占比在75%以上。由于高端试剂中包含自主品牌和第三方品牌,通用试剂完全是自主品牌,二者毛利率差距不大。年公司毛利率较高的自主品牌高端试剂收入占比上升,整体试剂毛利率上升。高端和通用试剂年毛利率分别为37.82%和37.25%,将运输费用加回毛利中,算得二者年毛利率分别为40.10%和40.92%,与年相比略微下滑,预计未来随着自主品牌收入占比的提升,科研试剂毛利率会进一步提升。
科研试剂中,高端试剂是公司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自主研发产品。公司高端试剂收入由年的1.4亿元提升到年的2.8亿元,CAGR为19%,其中自主研发产品收入由年的万提升到年的1.4亿元,占比由26%提升至49%。随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品牌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以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科研试剂毛利率有望不断提升。
4.2.特种化学品
特种化学品是指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功能性助剂,主要包括醇醚酯类、异构烷烃类、碳氢溶剂、单官能溶剂和多官能溶剂等,具有用量大、需要持续试样、指标参数随客户工艺调整等特点,主要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食品日化、涂料油墨等工业领域。
目前,公司销售了超过2,种特种化学品产品,包括自有品牌Tichem及陶氏、巴斯夫、伊斯曼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其中,公司自主品牌Tichem拥有超过1,种产品。公司销售的特种化学品以自主品牌为主,-年自主品牌占比分别76%、76%、73%、74%。与科研试剂相比,特种化学品的市场供应竞争较为激烈,因此毛利率相对较低,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差距不大,预计未来特种化学品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
4.3.科研仪器及耗材
科研仪器及耗材主要指在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过程中用到的研发设备及相关消耗材料。科研仪器及耗材在科技创新中亦具有重要地位,为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实验工具,是科技创新“工具库”。目前公司科研仪器及耗材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拥有两个自主仪器和耗材品牌:TitanScientific及Titan,同时并外购了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TOLEDO)、安捷伦(Agilent)、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赛默飞(Thermo-Fisher)、3M、康宁(Corning)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提供超过2万种不同科研仪器及耗材、形成较完善的产品线。
公司销售的科研仪器及耗材收入增长较快,以第三方品牌为主,年整体收入4.3亿元,同比+20%,其中第三方品牌占比85%,预计随着高毛利的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提升,科研试剂及耗材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4.4.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
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主要是公司为客户提供与科研相关的配套实验室设计建设和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项目,具体包含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经过多年专业研究和发展,公司已形成了针对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整套成熟流程和设计建设方案,同时积累了设计建设经验和经典的成功案例。公司自主研发的科研服务软件“TitanSRM”已有效应用到国内多家生物医药领*企业。
目前公司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业务收入较小,年收入万元,增速14%,随着国家重视基础科研的建设,更多高校和企业可能重视实验室基础建设,预计公司该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5.盈利预测
对公司科研试剂(分为高端和通用)、特种化学品、仪器及耗材、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以及其中自主品牌和第三方品牌收入以及毛利率进行预测,预计-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9.7/27.1/36.9亿元,分别同比+42%、38%、36%,毛利率分别为21.50%、21.97%、22.47%。
具体拆分如下:
1)高端试剂:根据公司科创板募投资金规划,高端试剂尤其是自主品牌生物试剂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考虑到科研领域的研发热情,预计公司高端试剂未来3年收入增速分别为50%、44%、43%,随着规模化效应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毛利率有望不断提升。随着公司加大研发、提升仓储和配送能力,自研品牌和第三方均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2)通用试剂:相比于高端试剂,通用试剂壁垒较低,规模效应显著。考虑到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预计未来3年公司通用试剂收入增速分别为25%、23%、21%;随着公司通用试剂收入提升,毛利率获益于规模效应有所提升,预计未来三年毛利率分别为37.3%、37.5%及37.6%。
3)特种化学品:与科研试剂相比,特种化学品的市场供应竞争较为激烈,在年疫情低基数下,预计公司特种化学品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0.0%、31.5%、29.5%,自主和第三方品牌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随着自主品牌提升,整体特种化学品毛利率未来三年保持10.17%。
4)仪器及耗材:考虑到仪器及耗材研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和积累,公司短期内仍以第三方品牌为主,新冠疫情对于公司产品进口替代有一定推动,考虑到自主品牌的低基数,预计自主品牌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0%、35%、30%,公司加大仓储建设,预计第三方品牌增速为40%、42%、43%,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
5)实验室管理及科研信息化:公司该业务目前占比较小,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同比+60%、+50%、+40%,毛利率保持40%。
6)费用率:随着公司进行仓储和物流建设,预计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提升。
预计公司-年营收分别为19.7/27.1/36.9亿元,净利润1.5/2.1/3.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E-E市盈率//73倍。公司所处科研服务行业位于科研产业链最上游,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同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平台化销售能力,仓储物流系统国内一流,有望成为“中国的Fisher”。
6.风险提示
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科研服务行业产品销售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必须与主要客户保持长期关系,并通过与新客户建立关系、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来保持和扩大公司在各种产品和服务类别中的品牌知名度和领导地位。公司的竞争对手和客户不时推出并可能在未来推出以较低价格与公司产品竞争的自有品牌,因此公司存在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2、区域拓展不及预期
公司成立于上海,成立初期主要服务于江浙沪地区,华东地区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由于科学服务行业特点,公司向新区域拓展业务不仅需要产品技术支持,亦需要物流和仓储的配套跟进,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3、仓储物流运输事故
公司主要销售产品包括各类化学品,其中部分产品属于危险品范畴,该类型产品运输及仓储需要严格的管理和内控制度。公司若未来在生产经营中公司或公司仓储物流伙伴出现发生安全事故,并导致相关资质证书被取消,将对公司物流配送造成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司的仓库及各子公司的办公场所均为租赁物业,公司可能无法按照商业合理条款在有关租约到期后成功延期或续租,公司租赁物业存在到期后搬迁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业务稳定性。同时,搬迁过程中存在的营运中断和高额的搬迁开支,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风险。此外,公司业务涉及危险化学品,因此公司租赁的危险化学品仓库需要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由于拥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仓库供给较为有限,因此公司未来延期租金存在上涨或无法及时租赁的可能,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4、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对外销售的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具有种类及数量繁多的特点,目前公司主要通过OEM厂商生产和向第三方品牌进行采购,但随着采购量逐步增大,公司采购产品的质量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公司后续无法保证相关产品质量,将对公司的经营和声誉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