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3/11/24 3:52:00

本报记者张鹤

五月,漫步在吉林大学繁花似锦的校园里,春光无限。灿烂的花丛掩映中,有一道特别的风景胜过这春光——那是一座座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大师们的塑像。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吉林大学建校前后,数十位数学大师、物理学大师、化学大师、古文字学大师、文学大家在*的教育事业的召唤下,义无反顾地从四面八方会聚于东北,他们为新中国建设而来,他们呕心沥血、甘为人梯,在中国共产*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在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群贤毕至精英荟萃

年10月,东北行*学院在哈尔滨成立。此后,几经辗转,几度更名。年,东北行*学院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成为培养财经*法方面专门人才的大学,并于同年迁至长春。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东北人民大学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年更名为吉林大学。

建校之初,也正是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无数的学者名家积极响应*和国家号召来到东北,为教育振兴与发展开始了艰苦创业之旅,吕振羽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逸夫图书馆一楼大厅里,吕振羽目光炯炯的塑像伫立于此。从事历史研究50多年,吕振羽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民族史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吕振羽初到学校时,历史系是新增设的,基础很差,除几名有经验的教授讲师外,其余都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因此当报纸上公布学校创办历史系的消息时,很多人还不敢相信。面对质疑与不解,吕振羽却选择大胆使用年轻人,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培养他们。他自己则经常和青年教师讨论学术问题,还把自己的研究题目交给年轻人来做,提供许多资料给他们看。就这样,在吕振羽的精心培育下,学校历史系的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壮大。

为了工作与学术研究,吕振羽多年来收藏了数万册古今书籍,其中不乏元、明、清古籍善本、抄本、碑帖等。在吕振羽去世后,家人将他的藏书连同北京的原住宅一同捐赠给了吉林大学,其中,有线装书种,1.99万册,精平装书种,册。为了纪念吕振羽,学校还设立了“吕振羽奖学金”,并在其北京的故居建立了“吕振羽纪念室”。

看着吕振羽的塑像,迎着他炯炯的目光,想着那一本本图书在学子们的手中传递,深深的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继续前行,在一栋楼前,又“见”到了另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先生。他身着西装、系着领带端坐在沙发上,神态祥和,注视着远方。他就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匡亚明。他的身后是以其名字命名的大楼“匡亚明楼”。

翻看着校史的记载,匡亚明的足迹清晰可见。年5月,正是长春微风和煦的好时节,匡亚明来校任*委书记兼校长。刚来到学校,他就立志要“办一个像样大学。”

他打破常规,克服各种束缚,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规律,始终秉承“实事求是、民主创新”教育实践理念。匡亚明认为,中国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发展自己的特色,综合性大学,更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重点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匡亚明始终强调,办大学要依靠教师,特别是学有所长的教师,为此,他求贤若渴,不惜一切延揽人才,他与唐敖庆、蔡馏生、余瑞璜、王湘浩、关梦觉、冯文柄、公木(张松如)等学者的交往和友谊、器重与任用,都在吉林大学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时至今日,匡亚明邀请于省吾先生到校任教的事情仍被传为美谈,甚至被誉为“三顾茅庐”聘贤才。

于省吾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金文释读、古籍校订、古器物研究等方面成就突出。匡亚明到吉林大学后,千方百计邀请于省吾出山。然而,于省吾却始终不为所动。匡亚明没有气馁,他3次跑到于省吾北京的家中,与其彻谈他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最终,于省吾被匡亚明的真诚所感动,打点行装,毅然来到长春,成为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奠基人。

匡亚明不仅教育理念先进,在治学上更是著述颇丰。其教育论著《匡亚明教育文选》是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的宝贵遗产。他多年钻研孔子思想,被学术界誉为“孔学泰斗”。尽管匡亚明在吉林大学的时间只有短暂的8年,但却为学校的发展和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思想和精神至今还影响着吉大师生们。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在东荣大厦门前广场的公木先生塑像前站立,耳边好似响起他所写的这一首首激越奋进的歌曲,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

年,在吉林省图书馆做馆员的公木,由匡亚明邀请到吉林大学中文系做代理系主任,从此扎根于此,在学校北区“十八家”宿舍楼的2层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也属于一代吉大人的文学时代。

作为系主任,公木致力于推动中文学科建设和中文系的良性发展,将中文系的写诗风气、教学和科研都带动了起来。他热心传道授业,辛勤栽培,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既有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优秀的记者、教师;既有身负重任的各级领导,也有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作者。他不仅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子,更是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为我国诗坛输送一批批新生力量。公木还抓紧一分一秒著述写作,相继出版了《诗要用形象思维》《老子校读》《老子说解》《诗论》等专著。此外,他对《老子》等古代典籍的研究,将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相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的新境界,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一时间,吉林大学群贤毕至,精英荟萃。

这群人中有延安时期甚至大革命时期的老革命,有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留洋回来的教授……他们聚集在此,为*和国家的事业凝聚起了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这座塑像身着中山装正襟端坐,双手轻放在膝上,神态祥和,目光深远而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就是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的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唐敖庆。他身后的那座大楼是“唐敖庆楼”。“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奋斗终身。”这句唐敖庆生前说过的话,也被镌刻在一楼大厅的墙壁上。

时间回溯到年,国家决定在原来只有文科的吉林大学增设理科。得知这一消息,唐敖庆主动请缨来到学校,帮助当时第一任化学系主任,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蔡镏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东北,物质资源极度匮乏,吉林大学更是一穷二白。当年来长春时,蔡镏生带着大包小裹,里面只有少量的生活用品,其他的都是微量天平、光接收器、玻璃仪器和珍贵的化学药品,还有重要的图书资料,他说这是带给学校的“见面礼”。

当时的化学系设在一栋小楼内,多位教职员工挤在几间狭小的办公室里,简陋的教学条件让相对依赖器材的化学教学和研究举步维艰。可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也没有让蔡镏生等人停下科研的脚步。没有实验台,他们就用粗糙的长条桌;没有酒精灯,就用废旧的墨水瓶改制……不到一年时间,化学系已粗具规模,承担和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任务,迅速跻身中国先进学科行列,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边,唐敖庆也在为培养化学系第一代大学生昼夜辛劳着。当时,他一个人主讲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学、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十几门课程。他讲授的课程深入浅出,逻辑严密,风格独特,即使是枯燥的理论课也能让学生们兴趣盎然。唐敖庆用自己的学识和眼界,在科研和教学上为吉林大学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使吉大化学院有了很高的起点。

在教学楼一楼大厅里,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余瑞璜的塑像在此伫立。他面露微笑,神态慈祥,注视着过往学子。

年,余瑞璜从清华大学接到调令,肩负着创建东北地区第一个综合性大学物理系的使命来到学校任物理系主任。为了争取办学经费,购买图书资料,向国外订购教学和科学研究仪器,余瑞璜四处奔忙,当年物理系资料室里许多的自然科学期刊杂志,就是他从清华大学要来的。凭着这股子执着和热情,那时中国刚刚进口的两台电子显微镜,其中的一台就安装在学校物理系的实验室里。

在承担繁重的组织领导工作的同时,余瑞璜还亲自参加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初创一个物理系,教学和实验所必备的器材至关重要。而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器材很是稀缺。余瑞璜带领师生,硬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搭建出了物理系的雏形。他坚持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为物理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物理系筹建时期,和余瑞璜一起并肩战斗的,还有中国核物理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中国高能物理开拓者之一霍秉权、中国合金相图研究工作奠基人之一郑建宣、中国理论物理发展者之一吴式枢等人。正是在这样一批大师级人物的共同努力下,吉林大学物理系短短几年时间,便跻身于全国大学物理系的前列。

同样是在年,著名数学家王湘浩先生来到学校,开始吉林大学数学系的建设。作为系主任,王湘浩在建系过程中,从大局着眼,采取了有远见的措施。他十分重视教学,重视实际,兼收并蓄,人尽其才,很快就将数学系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的一流专业。

就这样,一位位大师凭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研高峰的精神意志,将吉林大学理科专业体系逐渐建设完备,开始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输送人才,为*的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精神绵长代代相传

如今,当漫步在吉林大学绿树成荫的校园时,我们还会在不经意间与这些大师们“相遇”——金景芳、李四光、张维达、饶斌、吴式枢、高鼎三、陈秉聪、陈先舟、*大年……一座座塑像,虽有着岁月的斑驳,但都是不朽的丰碑。它们静静矗立着,更印刻在学子们的心间。

大师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深远绵长。

现在的吉林大学化学系课堂上,授课老师不拿讲义,不看讲稿;教授专家认真备课,亲自给本科生讲课,无论他们的名气多大,业内地位多高……这些传统都始于唐敖庆创系时期,因为其多度的高度近视,不管多么复杂的公式定理全靠背诵记忆;

年过耄耋的中科院院士徐如人、沈家骢近年来陆续向学校唐敖庆教育基金捐款数百万元,大力支持学科建设发展。多年前,他们纷纷告别家乡,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东北,与唐敖庆亦师亦友,共同奋斗,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的信念影响了一代代学子;

身处发达国家,学术出众、事业有成、生活优渥,*大年还是毅然选择回国。他分秒必争,拼命工作,倾心育人,把一切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这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是流淌在中华文化血脉里生生不息的基因,也是吉林大学老一辈科学家延续下来的宝贵精神。

“我是炎*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时代赋予了科技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我要不负使命,不负时代,做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在中华大地上,在吉林大学里,在各个学科间,依然能感受到那生生不息的力量。

大师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但他们的风骨却早已深深融入到吉林大学的血脉中。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子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担在肩上,忠于祖国,不负时代。

(本期*史顾问:省委*史研究室孙太志)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文来源:吉林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