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称,香港大学研发新抗癌化合物,晚期癌症有望变慢性病,实验室获中国香港*府拨款5亿港元,开展为期5年的研究。
另外,香港大学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获拨款3亿港元,研发了研发OLED蓝色发光材料。
今年正式入驻“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港大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致力开发新一代抗癌化合物。
晚期癌症往往被视为不治之症,目前仍未能以药物完全治愈。
今年正式入驻“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港大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致力开发新一代抗癌化合物,结合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有望把晚期癌症变成慢性病治疗;
同时入驻平台的港大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则研发有机发光二极管新材料,改良锂离子电池缺点。
两所实验室分别获*府约5亿元及3亿元拨款资助,开展5年的研究。
其中,由化学系讲座教授支志明负责带领的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与伦敦帝国学院及北京大学合作,进行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的跨学科研究。
进行4个跨科研究
支志明坦言,目前晚期癌症治疗手段中,包括免疫化疗法等均会用到多种标靶药物,然而,例如顺铂*性较高、卡铂效果不显等,大多各有缺点和副作用。他冀研发新一代的合成化学药物,创造更精准、更高效、相对无*的抗癌药物。「希望能将晚期癌症,治疗到有如慢性疾病一样,维持病人一定的生活质量,并有机会治愈。」
本身是港大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支志明,笑称自己不缺资金从事研究,这次参与InnoHK平台,获拨款5亿港元开展4个跨学科研究,是希望为抗癌治癌作贡献。
他又指,实验室多位首席研究员均在各自研究领域有出色的成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跨学科合作,目前已有多项初步成果,并将发表论文。
另外,化学系教授陈冠华负责带领的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亦获InnoHK拨款约3亿元,主要以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技术,结合量子化学研发新材料。
由于「设计新材料需要进行大量实验,但成本太高,利用计算机做实验计算器模拟,可以减省成本,增加效率。」
他又补充,现时主要集中两大研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蓝色发光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
研发OLED蓝色发光材料
陈冠华又指出,研发蓝光材料方面,实验室会与三星、TCL等大企业合作,现在已经完成有关计算模型搭建,并重复验证了3个新材料,均申请了知识产权。
他预计今年内可完成有关计算锂离子电池开放体系的模型,以便之后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研发稳定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固态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