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二 化学与传统文化
(·高考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这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D
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涉及化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工艺原理分析等。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预计在未来高考中,仍会以某点为信息源辐射相关联知识与方法,以判断正误、推理的形式,借助古诗词和古代科技考查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相关化学原理。
知识点一 传统文化中的物质与工艺判断
(1)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判断: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例如有关“强水”的叙述:“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
(2)传统工艺涉及的“变化”判断:由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等。例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描述石灰石的焚烧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传统工艺涉及的“分离”方法:根据过程判断是蒸馏、升华、干馏、过滤还是萃取等操作。
知识点二 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的思考角度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如“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百炼成钢”(主要是化学变化)、“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落汤螃蟹着红袍”(主要化学变化)、“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等。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如《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如《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等。
(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和过滤。
(4)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质与用途。如前对“强水”的描写。
知识点三 解答化学与传统文化试题的关键和思维建模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此类试题就能迎刃而解。解题的思维模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