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经常坠落怎么办为了孩子安全,这些常见 [复制链接]

1#

宝宝经常坠落怎么办?为了孩子安全,这些常见处理方法家长要记牢

最近闺蜜总抱怨她那个一岁多好动的儿子。很多时候自己一转身,孩子就摔倒了地上。每次都令她心疼不已。真怕摔出个什么病出来。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过摔倒的经历,最多的就要数从床上坠落的事件了。由于宝宝太小,不懂的诉说,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发现去处理了。

宝宝经常坠落怎么办?为了孩子安全,这些常见处理方法家长要记牢

一、观察

孩子一落地就开始哇哇大哭的,一般是情况不太严重。与之对比的是孩子坠落之后并没有哭声,很有可能是暂时性的失去了意识。

所以第一步就是观察,爸爸妈妈们看到孩子坠床后,留个10-20s时间再去把孩子抱起来。这十几秒的时间就是为了看孩子的肢体活动是否受到了影响。

在那之后我们还需要持续观察24-48小时,像脑震荡的这种比较严重的损伤一般会有一段时间的意识丧失,所以不能掉以轻心,把自己的眼睛锁定在孩子的身上。

二、流血时的应对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出血的速度来判断孩子的受伤程度。出血比较快的应该是伤到了宝宝的大动脉。出现比较缓慢的则是静脉和毛细血管。

碰到严重出血时我们先暂时不要进行伤口的清理,而是要及时止血。把孩子的出血部位进行抬高处理,爸爸妈妈们可以拿无菌纱布直接放到孩子的伤口处并紧紧压住,直至不再出血。若还是没办法成功止血,医院进行治疗。

孩子坠床之后流鼻血了,需要先让宝宝坐起来,然后父母们可以捏着宝宝鼻翼两侧,大概十分钟左右,期间不能松手哦。在进行两次之后的尝试,鼻血也没能止住时应立刻前往急诊部。碰到流鼻血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让孩子平躺着或者仰头,也不要给孩子的鼻子里塞纸巾一类的东西。

若孩子是因为擦伤出血,可以先清洗伤口再涂上消毒的药品。

三、未出血时的应对办法

孩子不出血时不代表孩子平安无事,也有可能是孩子摔到了骨头,影响肢体活动即骨折。

若宝宝的踝关节发生扭伤,那么基本上在2周内就会恢复。

当移动宝宝肢体时,发现有局部肿胀并发热或是宝宝不愿意移动某肢体时很有可能是骨折。父母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固定肢体的东西,比如可以拿杂志当作固定的夹板。骨折的地方如果是腿、腰、背部时那么就不要把孩子从地上抱起来,先联系寻求急救人员,避免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孩子坠床为什么后果这么严重?

其实坠床也不只是发生在孩子身上,成人有时候也会不小心坠床。但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影响,为什么宝宝就后果如此之严重呢。

其实这跟婴幼儿的身体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宝宝在小的时候,头占的比重比较高,如果坠地,那么大部分情况都是头着地。我们的大脑内有着很多的器官,而且大脑也是控制身体机能的中心,所以一旦中心受损,就会危害生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幼儿时期宝宝的凝血功能比较差,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时间久了伤情才显露出来。等到那个时候再来处理的话,可能已经太晚了。

孩子摔到脑袋之后会不会影响智力?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担心害怕的,担心自己的孩子这么一摔就会变成傻瓜。一般的摔伤只要没有伤害到脑组织,基本上对于智力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邻居家的小孩紧张的时候,就喜欢拍自己的脑袋,妈妈就经常跟他说,拍脑袋会变笨的。连摔伤都不一定会影响智力,仅仅拍脑袋并不会变笨。妈妈们要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们有一部分都是在事后才学会长记性,但面对危害到生命安全的事情我还是希望各位妈妈们不要有这样的经历。发生坠落也不只是局限于床,甚至还有窗户,楼梯等地方。

今年贵州就已经爆出了三起以上的坠落事件,其中有一个从5楼掉下落到了3楼的平台上,最终抢救回来了。剩下的两个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每年的4-11月都是宝宝意外事件的高峰期,气候的适宜也让宝宝变的多动起来,可以随意的走动攀爬。正处于好奇心爆棚的探索期孩子,更喜欢自己“亲身”感受,在坠楼案例中有80%的都是处于探索期的4-6岁的孩子。

枕边育儿寄语:

带娃难免会有意外,但即便是这样我也希望爸爸妈妈们在紧急情况下还能保证一个比较冷静的状态。心慌反而更容易出错,所以要适当的放下一些焦虑情绪。比起事后自责,我更希望我们能“勤快”点,尽可能的保护孩子们,从源头抓起。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