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足见数学、物理及化学这三科的重要性。那么,到底什么是化学呢?化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咱们先把“化学”这个概念搞明白了,吃透了,然后再去学习其中的内容。
学生问题: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化学这门学科,在我们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学的。虽然学得比较晚,但它在理科中是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学好才行。
对于学生来说,大家都是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化学的。显然,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谁也没比谁早学。但是,就算这样,有些孩子们学着学着就被别人甩在后面了,学着学着就跟别人产生差距了。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些学生缺少“化学思想”,他们的脑海中缺少“统领并驾驭化学知识”的化学思想,他们缺少学好化学的方向,他们缺少“纲领性”的东西。他们只是把眼光放在了框架里的东西,却忽略了框架那提纲挈领的作用!
想要学好化学,你最起码要先了解化学是什么呀?你最起码要先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呀?如果连化学到底是什么,研究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就去着急忙慌地学习化学里面的内容,怎么可能学好化学呢?
有些学生恰恰如此,所以,他们学起化学来有点儿茫然。
那么,到底什么是化学呢?
化学是什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这就是化学的定义。想要吃透这个定义,光记住还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定义进行剖析。
我们知道,不论是学习理论知识也好,还是做题作业也罢,勾关键词、划重点是少不了的。因为关键词就是核心,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显然,在化学这条定义中,关键词有五个,分别是实验、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这五个关键词就是“化学”这条定义中的“魂”,只要把这五个关键词理解了,消化了,定义也就真正地掌握了。
那么,我们具体解析一下这五个关键词:
1、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足见“实验”在化学中的分量。换句话说,没有“实验”这个基础,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诸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说,学化学,我们一定要重视关于实验的相关知识,诸如化学仪器如何使用、化学药品如何添加,实验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
2、组成:
化学所研究的“物质的组成”是针对“化学元素”来说的。比如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结构:
化学所研究的“物质的结构”是针对能够独立存在的“粒子”而言的,研究的是“粒子”的结构。比如水,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性质:
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只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性质,一种是化学性质。这里的性质指的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比如,无色无味透明等,这是物理性质。而助燃性、氧化性等,这是化学性质。
5、变化规律:
说起变化来,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变化,一种是物理变化,比如物态的变化等等,一种是化学变化,比如燃烧、腐烂等等。显然,在化学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化学变化的规律。
只要抓住这五个关键词,化学这条定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化学研究的是什么?
其实,化学的定义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在我看来,化学这条定义,不只是定义,它更重要的是:由“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这四个点为我们搭建了学习化学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我们要找的学习化学的“纲领”,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向。
换句话说,在接下来的化学具体内容的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四点去学习每一种物质,并且要牢牢地掌握,这样学起化学来就会轻松了许多。
如果我们只是沉浸在具体内容里,而缺少“提纲挈领”,那么就容易迷糊,就容易没有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