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材研究比较新旧教材的六大变化,了解新版 [复制链接]

1#

人教版与版教材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六点

1、栏目的设置发生了变化。版的化学教材增加了化学与职业、信息搜索、方法导引等栏目,用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代替了版的科学视野。增加了化学与职业栏目可使同学们了解化学学科与哪些职业相关,与化学相关的职业的特点、工作内容,为学生选科及选择将来从事职业的提供了参考依据。增加的信息搜索栏目,为同学们自主探索、研究、解决生活中遇到化学化学问题提供了信息搜索方向及检索渠道,节省了学生,老师解决化学问题的时间。方法导引栏目呈现科学研究、化学学习等过程中常用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系统化。

2、教材章节结构发生了变化。

变化1、版的必修1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它是版必修一第二章的内容。这样调整的优点:为同学们学习、认识、研究物质提供了方法指导。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明白同一类的物质性质相似,减少记忆、研究时间,提高了学习工作效率。

变化2、版第一章是从实验学习化学,在版中就没有单列一章,而是把它拆分了,把从实验中学习化学的内容拆分成两部分融入到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中了。优点:让同学们明白,实验与计量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而不物质主体。掌握研究物质的工具,学习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变化3: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由版的必修2置前到版的必修1学习。

优点:更好的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新版第一章告诉同学们类别决定性质,但在对钠与氯元素的认识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组成元素一样,类别一样的物质性质也有差别,如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次氯酸与高氯酸的性质差别很大,用处也不一样。把物质的结构元素同期律的理论提前学习,使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化学核心理论之一,结构决定性质,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理论是人们记忆化学知识的线索,是人们认识、研究化学的工具。

变化4、非金属元素硫、氮、硅一章由版必修1调到必修2.优点:充分发挥了元素周期律、及结构理论的指导作用。非金属元素硫、氮、硅一章调到了“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理论之后,既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能强化对元素周期律理论的学习与应用。

变化三、概念及理论的表述变化:版“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P22)变为版“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P5)。去掉了“化学”二字,去掉了疑问:“‘化学物质’指什么,与‘物质’有什么区别?”,用‘物质’代替‘化学物质’表述更规范科学。

再如有关摩尔概念表述变化:版“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KgC-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x”(P11),版把“与KgC-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删去了。这样做,同学们更易明白1mol粒子数有多少。新教材中单质包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使稀有气体独立于非金属单质之外了。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的元素也给与了命名。版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改为“接近终点是地,滴加半滴酸(碱),溶液的颜色突然由…变为…,30秒……”,判断更准确,误差更少。

变化四、一些知识做了删减或调整。1、版删去了中和热的概念,删去了金属晶体模型,版,铝的性质放在了金属材料一节中学习了,萃取实验放在选修有机物中进行学习,验证过氧化钠水溶液呈碱性实验,用试纸检验更方便了。这样调整使知识更系统,条理性更强。

变化五:增添了热敏传感器。用热敏传感器代替温度计,测量碳酸氢钠溶于水,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更灵敏。这是新教材的一大变化,用数字化实验可使肉眼不可见的现象变为可见的,更直观准确。

变化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如版必修1中胶体,不要求掌握胶体性质,只要认识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必修2中苯,不要求认识苯中有大派键,只让学生明白苯是环状结构,是不饱和烃就可以了。再如必修1介绍氯气的制法时,不要求学生做实验,只要求学生掌握制取氯气的装置的设计方法。

两版教材还有许多地方变化,这六点仅为抛砖引玉,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