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家们曾对一位患癫痫病的男孩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利用科学技术,将男孩的左右脑切断链接,然后屏蔽他的左脑问: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男孩回答:“想当绘画家”;紧接着释放左脑屏蔽右脑再问他同样的问题,男孩的回答却是:“想当赛车手”。
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的左右脑答案不同,科学家们惊讶之余初步断定,人体左右脑的感知意志是不同的。
科学家们还发现,参加二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左右手打架”的现象。譬如:右手去开门,左手却立马将门关上。经研究发现,这些*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官,对于它的探索人们孜孜不倦,它的执行能效远超任何一台大型计算机,是大自然在已知宇宙中创造出的最精妙的物体。
这本《大脑的奥秘:人人要懂的脑科学》从现代视角出发,细致回顾了后脑、中脑、前脑的发展史,探讨了围绕大脑展开的诸多有趣问题。
本书由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于认知科学专业的美国神经科学家:艾莉森·考德威尔,和心理迈卡·考德威尔合力打造而成。
译者唐洁,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她一直致力于人脑图谱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她尽量避免美式“口水话”的传达。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骨干樊令仲坦言,看过本书原著和翻译版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通过一个个经典有趣的故事,把脑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一一串联起来,使原本碎片化的知识点变得更有条理,也兼具阅读性和科学性。
1.了解大脑的演化过程,是探索人脑的开始
生命于宇宙是一个奇迹,大脑于生命亦是一个奇迹。时至今日,大脑仍被看作人类认知的“黑匣子”,因大脑是肉体组织不可能形成化石,这就加剧了人类对大脑的研究难度。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保罗·麦克莱恩的神经科学家认为,大脑的进化如同堆乐高积木,先由海洋中的鱼类进化到陆地蜥蜴,再到哺乳动物,最后进化为人类大脑,整个过程只是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不断地添砖加瓦。
研究表明,人脑始祖最初是爬行动物的大脑。它仅仅由脑干和小脑构成,此时的大脑非常小,功能也极其低弱,只负责自动驱动模式中的“战斗”和“逃跑”。这是最简单的大脑,从多方可以看出,人类依然存留这一脑功能。
随着物种的演化,大脑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哺乳动物的大脑。因哺乳动物需要抚养幼子,此时的大脑就有了:情感、记忆、依恋和习惯等一系列感情记忆。与此同时,大脑的体积和重量也随之增加。
从哺乳动物到猿人再到智人,大脑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发达,这就是人脑。人脑已经变得相当高级,它增加的新皮质主要负责:语音、抽象思维、想象力、意识、理性等高级处理能力。
这就是人脑的演化经过,了解了大脑的成长史,才能更好地运用大脑、管控情绪,不被冲动、愤怒等低级行为左右,用理性对抗遭遇,使一切事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2.了解大脑的喜好,为保持大脑年轻保驾护航
从大脑的演化过程来看,它是会随着机体的需要不断进化的。既然人脑已经相当发达了,为何人们还会存在一些错误判断?那些人脑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症以及脑震荡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这些困扰人们的问题,也同样引起了脑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在不断探究下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常见的“月亮走,我也走”,就是一种错觉,产生这种错觉是由于月球离地球太遥远,以至于人们看到月球的光线趋于平行,大脑就错误地以为月亮是跟着人走得。
还有“水池中的水变浅”,也是大脑根据看到的现象和经验,得出的错误判断,实则是“折射效应”捣的*。
一些错误判断会影响人的生活,却是细微的,像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症以及脑震荡等疾病就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
书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错乱,患者会时常听到来自耳旁的声音,但他却无法辨别声音的真实性。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听力幻觉与大脑灰质体积减少有关。
患有这类疾病的人非常痛苦,他们听到的是一种或多种,一次或同时,熟人或陌生人命令或辱骂的声音,这就说明了,为何精神病患者总是自说自话。
阿尔茨海默症也叫老年痴呆症,是由于大脑功能衰退所致。大脑跟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也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当人上了一定年纪,身体机能减退,新陈代谢减弱,大脑的营养供给不足,会直接导致大脑功能衰退。这也解释了上年纪的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
研究表明,坚持运动和饮食均衡,能有效改善大脑机能;而时常用脑,能预防脑神经萎缩类疾病。至于预防脑震荡,最主要是保护脑部安全,不被外物撞击或摔打。
此外,睡眠对大脑健康也大有裨益。实验表明,睡眠过程是大脑清除脑内垃圾的过程,因此为了你的脑部健康、年轻,请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写在最后:
大脑是未来科技和未来人类的重要突破口,不弄清楚大脑的奥秘,就无法了解人类文明的创造之谜,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美国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到中国企业家陈天桥,都纷纷投入巨资研究脑科学,期望解开大脑的未解之谜。
大脑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本书以专业的知识、精美的彩色图画、幽默风趣地语言,完美展现了大脑的已知奥秘。书中关于大脑的知识还有很多,由于篇幅只能在此探讨一二,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找来书读一读。
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希望你通过读这本书,找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