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解题规律解题技巧解题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同学们好!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同学私信我,询问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图像问题,很多同学对溶解度曲线的图像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其实这类题目并没有那么大的难度,之所以感到困难是因为基本知识理解不透彻,没有解题技巧和规律可循,为了解决小伙伴们的难题,今天我抽出半天时间给大家总结一下相关解题规律和口诀,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二。

对于溶解度曲线图来说,首先应该弄明白图中的点、线、面的意义,横纵坐标就不用我来说了吧。

一、点的意义

图1:线上点的意义

如图1所示: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在该点所对应的温度下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如m点表示当温度为t2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80g。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对应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n点表示当温度为t1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5g。

二、线的意义

1、陡升型: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1所示的甲方物质,代表物质有KNO3等。

2、平缓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如图1中的乙物质,代表物质有NaCl。

3、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图1中的丙物质,代表物质有Ca(OH)2。

三、面的意义

图2:面的意义

1、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线上的P点,表示在t3温度时,甲物质恰好形成了饱和溶液,固体物质没有剩余。

2、在图2中,甲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如点m,表示溶液在t2温度时过饱和,过饱和就是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之后,溶液中有甲的固体剩余。

2、在图2中,甲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如点n,表示溶液在t1温度时没有饱和,还能继续溶解甲物质,即n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总结:线上的点表示恰好饱和,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

四、解题规律

在掌握了上面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再来看解题规律。

图3:判断改变温度后,溶液的状态

1、判断改变温度后,溶液的状态

例:如图3所示,图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曲线图,已知t1温度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A为(),B为(),C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这个是中考常考的一类问题。

解题口诀:远离横轴,趋向于不饱和,靠近横轴趋向于过饱和。

分析:A曲线,从t1升温到t2,曲线远离横轴(即x轴),物质A的溶液就由t1时的饱和溶液变成t2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同理,B曲线与A曲线变化相同,结论也相同。

C曲线,从t1升温到t2,曲线靠近横轴(即x轴),物质C的溶液就由t1时的饱和溶液变成t2温度时的过饱和溶液即有C的固体析出了。

2、如图3所示,A溶液中混有少量的B,怎样来提纯A?B溶液中混有少量A,怎样提纯B?

解题口诀:陡中有缓,降温结晶,缓中有陡蒸发结晶。

分析:物质A为陡升型曲线,物质B为平缓型曲线,A中混有B,符合陡中有缓,采用降温法来提纯,降温法又叫冷却法,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B中混有A,符合缓中有陡,所以采取蒸发溶剂法来提纯B物质。

图4:比较改变温度后质量分数大小

3、比较改变温度后质量分数大小

例:在t3温度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比较在t1温度下三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

解题口诀:找最低

如图4所示,我们看一下甲的曲线,温度从t3降到t1,比较这两个温度下,哪个溶解度数值小,就是在图上找到m点和n点哪个低,低的就是溶解度小的值,当然是n点低。然后在图上标出n点对应的是甲。

如图4所示,我们再看一下乙的曲线,温度从t3降到t1,比较这两个温度下,哪个溶解度数值小,就是在图上找到p点和q点哪个低,低的就是溶解度小的值,当然是q点低。然后在图上标出q点对应的是乙。

如图4所示,我们再看一下丙的曲线,温度从t3降到t1,比较这两个温度下,哪个溶解度数值小,就是在图上找到c点和d点哪个低,低的就是溶解度小的值,当然是c点低。然后在图上标出c点对应的是丙。

然后按照图上所标的甲乙丙,从上到下排序就是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了,结果是乙大于甲大于丙。

为什么是这样的,聪明的你一定会想明白的呀,如果不明白就在下方留言讨论吧!

同样道理,如果温度从t1升温到t2,也是三个字的规律,找最低。

4、判断溶液的状态(即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

图5:判断溶液的状态

例:t1温度时,将20g甲物质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解题口诀:一看二判三计算

分析:

一看是看t1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从图中可以看出t1时甲溶解度为30g。

二判是判断20g甲物质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状态(是饱和还是不饱和,饱和的话,能溶解多少),通过甲的溶解度是30g可知,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了,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就饱和了,这时溶液质量为:

50g+15g=65g

如果问溶质质量就是15g。

如果问质量分数可以用15g除以65g,也可以用溶解度30g除以g来计算。

如果问溶液状态那就是饱和溶液。

今天已经写了两个多小时了,在网上做图片还是挺费时间的,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收藏,转发,想看到更多的规律分享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