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年,全合成塑料问世。
年,全世界每年生产大约3.59亿吨塑料,90%左右来源于石油。其中,有1.5-2亿吨(甚至更多)被丢弃在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中。
塑料在包装、建筑、运输、电子和医疗保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这些应用中有许多依赖于塑料作为廉价的一次性材料。然而,它们的大规模生产、一次性使用、分解速度慢以及对敏感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塑料垃圾危机。尽管只有一小部分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但已经足够转化为对水生生物有害的微米和纳米塑料。当塑料垃圾被掩埋或焚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排放。
图丨NationalGeographic
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森林锐减等等,很大一部分是由我们每天生产的塑料垃圾导致的。
塑料垃圾已经给生物带来了很多灾难性的后果,许多物种因塑料的不可降解而逐渐锐减,甚至灭绝。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关乎全人类和地球生物生存的关键问题。
塑料垃圾,无处不在
一百多年来,塑料已经无缝衔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我们的工具,我们的衣服,甚至我们的身体。
快递包装中的塑料
快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仅年双十一期间,全国邮政和快递企业处理了39.65亿件快递。其中,塑料类快速包装废弃物由于回收价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海洋中的塑料
年1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塔科马)EdwardP.Kolodziej等人在Science报道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太平洋成年鲑鱼每年迁移到城市小溪繁殖时,都会因为暴雨出现无法解释的急性死亡。研究表明,这种异常现象主要来源于一种全球通用的轮胎橡胶抗氧化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PPD)的高毒性衍生物。6PPD-醌有毒浓度LC50为0.8±0.16μg/L,而数据显示,美国西海岸的代表性径流和受暴雨影响的小溪中普遍存在的6PPD-醌浓度范围为0.3-19μg/L。这项研究表明,废弃轮胎橡胶残留物对环境生态具有重大隐患。
微塑料
年,英国科学家RichardC.Thompson等人在发表Science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即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微塑料尺寸直径微小,和常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更大的危害。
在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无处不在,但对人类的健康风险尚未可知。在一项关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估计,人体平均每年吃进去超过5万个长度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碎片。加上其他影响,每年进入身体的的微塑料为-个颗粒。
印度理工学院最近的研究指出,一个一次性纸杯暴露在热液体中15分钟将会产生大约亿个亚微米大小的颗粒。用纸杯喝一杯热水或者热咖啡,杯内的微塑料层发生降解,会有个微塑料颗粒被人喝到肚子里。
图丨塑料瓶
医疗废弃物中的塑料
年,全球疫情泛滥,也为塑料垃圾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9月12日,Science针对疫情期间的医疗塑料污染,进行了深度报道。疫情期间,卫生保健工作者和服务人员对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塑料污染加剧。据统计,2月份,中国一次性口罩的产量猛增至每天1.16亿,而美国在2个月内产生的医疗废物,有可能相当于之前一整年的用量。在新加坡为期8周的禁售期中,打包的外卖餐点和家庭配送的杂货则额外贡献了吨塑料废物。
因为疫情,全球塑料包装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年的亿美元增长到年的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同时,疫情导致石油需求骤减,石油价格暴跌,使得用化石燃料生产纯净的塑料比回收利用还要便宜。
除此之外,常规的废物处理能力也带来了压力。目前,在海滩和海水中都观察到了与COVID-19相关的塑料,进一步加剧了减少微塑料的挑战。
一方面是用量大增,价格更加便宜;一方面是回用难度较大,成本居高不下,塑料回用,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科技创新,各显神通
对于塑料污染,科学家从未掉以轻心!
近几年来,无论是Science、Nature,还是美国化学会CEN,每一年的年度十大科学事件中,塑料污染有关的科学进展均赫然在列。年,化学家为解决塑料污染所开发的一系列可循环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就入选美国化学会年度十大进展。Science、Nature等学术期刊更是对环保型可降解塑料的合成、塑料降解,以及塑料资源化回用技术予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