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Na、Cl、SO等。
2.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NH等。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OH等。
3.形成:
(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正电荷,为阳离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
(2)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负电荷,电子层数不变。
4.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Mg、Al等;阴离子:Cl、SO等。
5.含义:镁离子中数字“2”的意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