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用适当的方法分离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的实验方法叫除杂。除杂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文末附有初中化学常用方程式,欢迎收藏。
一、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
1.不增:除杂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例1:KNO3中混有少量的Ca(NO3)2如何除去?
要使Ca(NO3)2溶液中的Ca离子变成沉淀,滴加适量的K2CO3,而不能用Na2CO3溶液,否则将出现新的杂质。
2.不减: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例2:NaOH中混有少量的Ca(OH)2如何除去?
应滴加Na2CO3溶液,不能通入CO2,CO2不仅和Ca(OH)2反应,也和NaOH反应。
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于分离,操作简便
例3:MgCO3中混有少量的CuSO4如何除去?
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的物理方法除去杂质,不能用Ba(OH)2溶液,生成的BaSO4和Cu(OH)2沉淀与难溶性的MgCO3混在一起很难分离。
4.先除杂后干燥
二、除杂的方法
1.物理法
1)过滤法
例4:CaCl2中含有少量CaCO3杂质
因为CaCl2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先将混合物加H2O溶解,过滤除去杂质CaCO3,蒸发滤液,得到固体CaCl2。
2)结晶法(适用于分离和提纯可溶性固体与液体)
①降温结晶法: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②蒸发结晶法: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2.化学法
1)沉淀法
让混合物中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后通过过滤除去。
2)将杂质转变为气体
例5:Na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2CO3杂质如何提纯?
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稀HNO3溶液,HNO3与Na2CO3反应生成硝酸钠、H2O和CO2,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3)置换法
可用于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不同的盐之间
例6:FeSO4(CuSO4),可加入铁置换出Cu2+
三、除杂的思路
将杂质转为主要成分
对比两个化学式差什么补什么,不要的转化为水(后蒸发)或气体或沉淀(后过滤)即可。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用方程式
名师大讲堂,专注于分享中小学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孩子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喜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