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这道新辩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都赞同反方的观点:
“我不会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童话陪伴着我一路走来,即使是虚构的,我也依然得到了精神的救赎。”“童话是假的,但其中的道理是真的,不告诉孩子是假的,他们长大后自己就懂了。”“成长是孩子的事情,大人为什么要让孩子在五岁时,面对你二十岁以后才逐渐明白的事情呢?”……
但是不得不说一辩辩手冉高鸣的辩论打动了我了,他说:“相信童话的孩子,就是不把童话当故事看,而是当新闻看。”
随后冉高鸣举例,把童话当新闻的孩子,最后都因为模仿童话故事的情节受伤了。
“如果你硬要瞒,会有什么后果,孩子就会被童话所伤害,一个女童模仿仙女下凡,撑伞从13楼跳下,被8楼的空调外机撞晕,有惊无险。”
冉高鸣又说自己小时候因为相信童话故事,而被撞出脑震荡的事:“七岁的时候,相信美少女战士,我认为只要变身的速度够快,我也可以代表月亮消灭他们,结果下一次变身过程当中,天灵盖儿撞到了暖气片,撞出了一个轻微的脑震荡,输了两天液,让我明白了童话都是骗人的。”
1.不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过于相信童话的孩子的认知会被限制,甚至受伤
童话故事过于天马行空,在孩子认知形成的关键年龄,听多、看多这些故事会给他们形成脱离现实的思维,变得过于理想,相信一些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外挂”。
因为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永远有外挂,主角永不死,但在现实当中却不是。“烤羊游戏”能烧伤孩子甚至威胁生命,平底锅砸下去能把人头打出血,绝对致伤残或脑震荡脑损伤。
近年来孩子模仿童话故事情节做出危害举动的事例屡见不鲜:年还出过一则新闻,江苏一个孩子把同伴绑在树上然后点火,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里的“烤羊游戏”,导致2个受害同伴严重烧伤。
年,10岁姐姐和5岁妹妹在院子里玩,姐姐模仿故事情节,翻出一把锯子锯向妹妹的脸。因为伤口不整齐,就算最后伤口愈合,妹妹的鼻翼和右脸也会永久留下伤口……
孩子相信童话是真的,还有一个看不到的伤害,孩子完全相信,童话会造成孩子对人的刻板印象。
冉高鸣说:“一个相信童话的孩子,这个日子没法过,因为在这个孩子的世界里,有些人没有情境、没有原因,天生就是坏人,后妈一个在童话里加了V的坏人”
冉高鸣说如果不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那么二婚家庭怎么办,孩子不会不会一开始对后妈就怀有很大的敌意。
“我就想请问你们不告诉他,你没让二婚家庭怎么办,我的父亲二婚了,带来了我的后妈,我非常非常的害怕,于是去问我的后妈,后妈后妈,你是什么工作呀,后妈面带微笑的告诉我说,卖苹果的,当后妈和苹果擦出和谐的火花,我还有什么活头儿?”
“而且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坏人永远都是坏人,哪个童话里的巫婆最后从良了,每一个巫婆在童话里都是干一行,爱一行,坏的至死不渝,所以孩子如果还是相信童话,在他的世界里会丧坏人没有改正的机会,好人也不会出现变坏的可能。”
童话的内容总是太过单纯,结局大多是皆大欢喜。努力总是有回报,主角一定有好运气,但真实的生活往往要难很多。
以灰姑娘童话为例:可怜的灰姑娘虽善良,但她能华丽变身邂逅王子的前提却是仙女的魔法协助;放在现实世界,像灰姑娘这样境遇的女孩不一定会遇到自己的仙女,可能就住在小阁楼里一直当女佣,嫁给园丁“麦克”然后度过平凡一生。
孩子如果先入为主认同了happyending或者好运常伴,就会在直面现实不完美甚至丑陋的面向时大失所望、不愿接受。
很多时候努力不代表一定成功,社会层次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好人不一定就能赢得公正,所谓公平根本不存在、“毁三观”的现实世界与理想的童话世界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让孩子们遇到现实问题时,在心理上为难、矛盾。
而且一个总是相信王子公主的孩子,那么她的想象力也会被限制:姑娘同班一个女孩,每次上艺术课,不论是拓印还是作画或者用什么工具,永远都是这个是公主那个是王子还有摩天轮等等。但是其他的孩子就不这样,这个是天空,那个是大海、兔子、恐龙、大树等等五花八门,更有有一次拓印课,孩子们盖了一堆圈圈的图片,那个小女孩还是说这是公主王子,而其他小朋友好多人都开始说这是牛排、饼干、甜甜圈等。
2.不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孩子的人生观也许会被童话情节所误导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位妈妈吐槽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她说自己很讨厌这个故事,为什么我们要告诉自己的女儿,为了爱情,你可以众叛亲离,放弃双腿甚至生命?
虽然这位妈妈言辞犀利,但作为母亲,我非常理解她,我们捧在手心的至宝,不应该是爱情的殉道者,她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为孩子讲述此类童话故事时,必然会加入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因为童话故事背后的理念,会变成一种精神,根植于孩子的大脑,慢慢的,孩子就会形成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最残忍的是什么?小女孩童年相信灰姑娘与王子的童话,成年后相信霸道总裁会拯救平凡的自己,是谁?让女孩整个人生都充斥着和现实世界截然相反的理念,谁来做戳破她梦想泡沫的人?
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但是总有一些父母喜欢瞒着孩子,关键还不住:“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的好坏与生俱来,我就好奇你瞒得住吗?家长是不是都愿意买小孩儿,一些事,爱瞒什么,电视剧上有亲吻的镜头,瞒不瞒?。我们家的方式特高级,我爸让我去倒水一级,情深深雨蒙蒙,我能给他倒八杯水,我后来发现内心的,想问我吧,是不是一看见别人亲嘴就口渴?”
在著名童话书《格林童话》中牧鹅姑娘的故事里就有一段血腥情节:
侍女冒充公主,并声称公主是自己的陪嫁丫鬟。为了隐瞒真相,侍女让王子杀死了会说话的马。最后,事情的真相被国王知道了,国王故意在宴会上问侍女“欺骗国王的人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结果侍女毫无察觉的说出了那个酷刑:应该把那个人装到订有长钉的桶里,让两匹马拖着桶不停地奔跑,直到那个人死去……
虽然我们不建议给孩子看类似情节,但如果孩子已经看过此类故事,父母非常有必要告诉孩子,这些童话是假的,并为他讲解童话创作背景和意图,只有当孩子了解更多后,他才会知道故事的真正寓意,而不是一味的表面模仿。
更严重的后果,或许我们的女孩,真的会像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包法利夫人》一般,对生活中描绘至高无上的爱情充满无尽的幻想,为了所谓的美好生活,最后债台高筑,服*自尽。
关于男孩的童话也是如此,童话故事的男孩都是骁勇善战勇往直前,这些故事的确会对男孩有积极影响,但很多童话也会塑造暴戾的男子气概,一言不合就杀戮,难道这也是勇气的象征吗?
父母,不仅有义务为孩子选择优秀的童话故事,也有义务教会他们何为真?何为假?怎么才能理性看待童话故事。
3.告诉孩子童话是假,但是要保护孩子的童话感才是真
在《奇葩说》中冉高鸣结尾的一段话,也特别打动我,他说:“童话是假的,童话感是真的。”
“但童话感是真的,什么是童话感,就是对世界抱有期待,渴望美好城镇,甚至有能力真的让它成真”
“如果我们相信多啦A梦,我们会相信什么,我们会怎么做,我们会等、会寻找并占有多啦A梦,可是如果我们知道它是假的,我们依然期待,但我们知道,我们等不了我们才会去做才会去创造。想象一下今天的GPS定位仪不就是童话动画片里,那个小小的徽章追踪器吗?今天的3D打印机又和那个缩小的照相机有什么区别?帮大雄妈妈做家务的扫地机器人,现在帮助了我们每一个人。这才是童话感,这才是童话最大的意义”
英国女星凯拉·奈特莉也曾接受采访说,自己不会给女儿看《灰姑娘》《美人鱼》《白雪公主》一类的童话。女儿天天吵着要当公主,她也会教育她说,你要做女王,女王才会拥有权力。
每个孩子,都如同尚待打磨的璞玉,仿佛尚未长成的千里马,而我们父母就是伯乐要用耐心和细心,去雕琢、去培育。
就像最后冉高鸣所说,当我的孩子再问我哆啦A梦是不是真的?我可以大方的告诉他,只要你心怀美好、认真努力,你也可以像哆啦A梦一样,向你的大雄伸出援手。
-end-
我是
悦妈育儿经期待你能